楼主: Blackel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轮上的茧(不定期更新...12.25 YAMAHA PW80翻新及托架制作!)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2384

帖子

408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8-4-4
41#
发表于 2011-6-27 13:42 | 只看该作者
绝对精品,起码对事认真的态度
大虾
实名认证

184

主题

2858

帖子

5802

积分

e族能天使

Rank: 5Rank: 5

注册2005-9-8
QQ
42#
发表于 2011-6-27 14: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一般的折腾啊。
西安华南虎

41

主题

882

帖子

106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8-7-21
43#
发表于 2011-6-27 15:20 | 只看该作者
绝对的精华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5

主题

1760

帖子

2737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8-3-12
44#
发表于 2011-6-27 16:18 | 只看该作者
精品大作,楼主完全是搞艺术的,把车搞成一件艺术品了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1 | 只看该作者
四、        音响
1.        机头换装
设计要求:无需CD,完全支持iPod、iPhone数字接入
方案:阿尔派iDA-X305s,原装遥控器、方向盘遥控器,PXA-H100 IMPRINT音频处理器,KTX-H100 IMPRINT调音套件(校正聆听位及频响曲线)。
为了避免颠簸路面CD跳卡现象,干脆放弃CD,手头有个160G的iPod Classic,已装了120G的MP3和AAC,于是选用完美控制iPod的阿尔派iDA-X305s媒体播放机。对于车载音响,我的想法是合适就行了,音源的保真度总有一定限制,即便是CD也无法做到完美,车内320Kbps码率AAC足矣,而且不用考虑防震和机械故障。不用过于发烧,想想小时候听短波、听卡带的心情,天籁之音并不完全存在于音质和听音环境中,更多的存在于听者的心里,心情和内容是最重要的,过份强调音质的完美,精力和费用的付出太高,也本末倒置了。
也曾经考虑过CarPC,如今要搭建这样一套系统已是相当简单,不用再费心解决什么机箱、电源、显示器的问题,但考虑到功耗、操作性、耐用度,还是车载机头算了,简简单单就行。

这个机头多好玩的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24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1 | 只看该作者
2.        喇叭换装
设计要求:前后门二分频,因为风格的喜好,同时也为了长时间听音不至于太疲劳,高低频偏柔,中频偏暖。
方案:银笛YD167-1506X 6.5寸羊毛盆、银笛YDQG5-97-1丝膜

美国货德国货瑞典货丹麦货,最后都是中国货,那些如雷贯耳的方案,价实还不一定能货真。山寨充斥的音响市场,洋品牌、拆车件几乎没什么可信度,假洋鬼子们变着法的取着花哨的名字,能够相信谁?

以前一直信任的惠威,也越来越不厚道,性价比越来越低,而且用机头推起来比较吃力。

银笛、蓝鲸、飞乐,质高价低、朴实低调,一如竞技者。

银笛的品质和价格,让我有了做三分频的想法。丝膜高音、羊毛盆中音、陶瓷盆低音,高音分频点在3K或4K,低音分频点在250。不打算让功放和低音炮占用宝贵的行李舱空间与电力负载,银笛灵敏度高,用4x50W的机头直推。

但竞技者单薄的门板让喇叭单元的选择犯了难,银笛的喇叭严格说来并不是专业汽车喇叭,它是在音箱喇叭的基础上,降低阻抗和厚度搞出来的,所以保留了大磁钢、大冲程的特性,但68mm的安装深度让人大伤脑经,如果选用低频效果更好的1506X2,深度达到72mm以上,安装难度可想而知。

本打算用银笛5寸作中音,原喇叭位置安装,6.5寸作低音,另开孔安装。但即便是5寸,深度也和6.5寸一样,原喇叭位置装不下,而且中频音质还没有6.5寸的好,一个孔也是开,两个孔也是开,不如把中音也换成6.5寸的,都开孔安装。如果中音用6.5寸,相同口径的低音就没了意义,选择更大口径的低音,又有功放、安装位置的考虑,而且离初衷越来越远。为三分频而三分频,岂不是本末倒置?

老老实实做二分频,省去门板内分隔中、低音的工序,原厂三分频器的分频点是否适合喇叭单元的特性、机头直接推动三分频是否够力等等顾虑也没有了。

6.5寸中低音喇叭的低频对于车内环境完全足够,车内听音,牺牲40Hz以下极低音频音色的空间渲染也能够接受。为保持回放音色风格的一致性,前后门单元均采用银笛YD167-1506X羊毛盆作中低音、银笛YDQG5-97-1丝膜高音。因中低音单元是6.5寸,开孔尺寸Φ146.5mm,深度也达到68mm,车门喇叭位置不够,只能重新找位置挖孔倒模安装。后门同理。

关于车载低音炮的一些个人看法,装低音炮的目的是为了极低频的回放效果,而极低频与空间的关系很大,竞技者的内部空间我没仔细量过,大概是长3米多点,宽1.7米,根据勾股定理,对角线大致为3.5米,波长=音速/频率(λ=v/f),这里取1个标准大气压和15℃条件下的音速(v),约为340米/秒,那么在竞技者车内空间里,一个完整波长低频重播下限约为100Hz,中音喇叭就能完全做到。

还可以再深入一点,其实这个空间也不是说不能达到100Hz以下的低频效果,而是说很难达到良好的低频效果,低音炮有更大口径的低音单元,更容易让低音在低失真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声压,效果肯定是比中低音喇叭好的,即使在小空间内也能做到,但问题是,低频波长太长,小空间内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波形就开始被反射,会形成很多个谐振峰,因为传播距离太近,反射波难以得到吸收,所以造成直射波和多次反射波的反复叠加,从而造成低音不清晰,有驻波等,而且因为车内空间的不规则、大面积玻璃的硬反射等,加大了严重性。

要改善这一点,就必须改善车内的听音环境和声音单元的布置位置,内饰表面吸音材料的敷设、声音单元的摆位、内倾角的调节,这在车内空间的处理中是很难做到的。而且现状是,现有技术条件在车内几乎无法突破40Hz的下限,极其昂贵的方案也只能达到41Hz左右的水平

且低音炮与功放带来电力负载的增加也是不可忽略的,长时间停车听音造成电池亏电,让人不得不心存顾虑,谈何畅听?

所以为什么说单纯强调外界音质的完美,将音效等同于音乐是本末倒置,与其执着于音响方案本身,不如平静下来,用心而不是用耳朵来倾听,返璞归真。

没网罩,容易被后排乘客用凹,特别是小孩...
位置也不理想,应该升高到门提附近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27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2 | 只看该作者
比器材更重要的是调校,再说说关于聆听位(皇帝位)及频响曲线的校正。
在车里面的聆听环境,和平时我们的欣赏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喇叭的位置和欣赏者的位置都相对固定了,没有办法在摆放上有太大的动作。所以一般我们在车里面会发现我们并不处于左右声道喇叭的正中间,这样就会导致声像定位的问题。
人的双耳的位置在头部的两侧,如果音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和相位就会有差异,如果我们把头偏一下,对其中一只耳朵还会有遮蔽效应,造成声压的差异。在立体声回放的环境下,这种差异就会导致声像定位不准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人的耳朵对中高频这一部分的时间差比较敏感,中低频这一部分的声压差比较敏感。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通过延迟电路来修正环境所造成的误差。(如下图)。在经过对各个声道的延迟和相位适当的配置调整以后,驾驶位会感觉沉浸其中,结相度、清晰度提高,而不是让人感觉很奇怪的偏左的方向传来。同时音乐的层次和空间感也更好了。
谈到频响曲线,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人耳的等响曲线。人的耳朵大约可以听到20Hz~20KHz范围的声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耳由于结构的问题,并不是对这个范围内所有的频点响应是一致的,同时在不同的音压下,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音量调小一些的时候低频好像就没有了,这是由于在较低的音压下人耳对低频的敏感度下降。下图就是人耳在不同音压下的等响曲线。
根据等响曲线,我们可以看出来,好听的器材,它的频响并不是完全平直的,完全平直只能间接的反映这个器材的回放能力,而并不一定好听。再加上车内不同的材料的吸音系数不同,导致回放出来的效果和实际有较大的出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频响曲线做一些细微的修正,让器材的频响(注意这里不是单元的频响)更加适合车内的环境,更加适合我们的欣赏习惯。可以这么说,100种车型,就有超过100种的调整方法,并不是堆一堆好器材,就可以出好声音的。

汽车音响的调校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但如果不调校或调校不好,再昂贵的器材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为了方便调校,我采用PXA-H100 IMPRINT音频处理器来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KTX-H100 IMPRINT调音套件则是为了实现在计算机上调音,先去除主观喜好偏差得到一个标准,再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这个标准为参照,进行一些微调。

KTX-H100 IMPRINT由于已经停产,内地无法找到,香港的经销商还有一些存货,不过价格也翻番了,总之,能找到就算不错。

音频处理器
测试聆听位,要用三脚架
用软件调音
设置聆听位,全车或是某个位置
需要精确测试6个位置(非座位),一圈下来40分钟,可设置两个聆听位或是两条曲线,就是两个40分钟
下图的左上部分是计算机测出来这个系统在此空间的频响状态,右上部分是喇叭的响应时间及驻波状态,下面部分是软件推荐的频响曲线。可以看出,频响曲线峰谷明显,特别是在550Hz附近的衰减超过了6db,而且拉动450Hz-800Hz产生3db以上衰减,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450Hz-800Hz这一段音量输出减少1倍,声音的力度和响度减弱了,音色也比较松弛,而550Hz这个频率,就几乎完全缺失掉了!驻波也比较严重,造成余音不断,空间会产生嗡嗡声。推荐的频响曲线削峰填谷,整个曲线更加平滑,驻波也得到很大改善,几乎做到一锤定音。实际试听时,这条曲线的低频严重不足,感觉100Hz以下至少需增益3db以上,这个数值也比较符合人耳的等响度。
这个修正曲线和推荐曲线大致上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2KHz处有1.5-2db的衰减,但有个明显的谐振峰。
这一条是线性曲线,跟推荐曲线相比,整体压低了1KHz以上的高频,突出低频的表现,高频的衰减缓慢平滑,响应波形处有一个缓慢平滑的下降过程。实际试听中,低频有些浑浊,有点尾音现象,大概就是那个下降波形。
推荐波形在图形上最好,但实际听音中却不尽然,对第三条曲线加以调整,衰减低频,增益高频,衰减后部声场,得到的效果更好一些。

但这个调音软件的聆听位调整(通道延时)似乎并不那么准确,一位烧友分别听过计算机自动调音和我陆续花了一周时间手动调音的效果后,认为手动调出来的更准确一些(仅仅聆听位,非频响曲线),要知道,那是在感冒感染,右耳外听严重下降调出来的啊。但手动调出来的声场,立体声分离度不如自动调音,听久了有些顶。

看来还需要花上很多时间继续调试。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32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3 | 只看该作者
再继续说说调音。
KTX-H100这个调音组件确实有些言过其实。
我看过一些用家的经验贴,用软件调音只进行了2个位置的测试,几乎都能达到更加平衡(一般用“通透、丰满”之类的词,不过我想,既然觉得很满意,平衡应该是最起码的吧)的效果,但我调了几次,每次都是6个位置精确测量,最终的效果始终不理想,聆听位偏差、后声场扰乱、频响曲线平淡无味,而且无法看到软件调音效果的具体参数设置,也无法进行更精细的调整(只可调整各通道的音量)。
当然,声学是复杂的,影响的因素太多。造成如此大的差别,也许是环境,也许是系统,也许是耳朵,也许是偏好。不过我觉得更多的恐怕是主观和心理。

我觉得,KTX-H100最大的好处不是在于实现软件调音,而是频响测试,它能够测出系统在某个听音环境中的频响表现,并输出图形以供分析,这是最有用的功能!
前面说过,采用第三条线性曲线进行调整,因为能调的实在太少,越听越不满意,遂根据测试曲线和响度曲线手动规划了一下均衡设置,手动只能实现5个频点的调整。
首先调准各通道的延时,设置好聆听位,压低后声场音量,以免扰乱整个声场表现。
参数:频宽范围(1、1.5、3),值越小,覆盖频段越大;增益范围(1-6db),最大二级声压。
20Hz频宽1增益4db,80Hz频宽1增益4db,200Hz频宽1.5增益2db,500Hz频宽1增益6db,1.6KHz频宽1.5衰减2db。
低频过于充盈,浑浊,高频不够亮。

40Hz 频宽1增益5db,150Hz频宽1.5衰减4db,500Hz频宽1增益5db,1.6KHz频宽1衰减5db,10KHz频宽1.5增益3db;
低频浑浊,中频干瘪,整个声场干而平。

以上两条曲线是完全根据理论等响曲线进行设置的,并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于是又根据测试曲线补全缺失频段,抬高整体曲线。
25Hz频宽1衰减6db,63Hz频宽1增益5db,400Hz频宽1增益6db,1KHz频宽1增益4db,8KHz频宽1.5增益2db。
将25Hz附近的极低频全部切掉,车内空间对于50Hz以下的极低频很难表现好,不如全部切掉,以免影响低频和中频的表现;拉高63Hz-80Hz,符合响度曲线,增强低音的击胸感;通过拉高400Hz-1KHz,补足550Hz这个频点;适度拉高8KHz,让高音更亮。
此曲线表现基本达到效果,低音结实、中音丰满、高音通透,缺失的中高频补足后,人声也圆润了起来,给人感觉人声终于立起来了,不像以前那么干、平,高频部分的弦乐丝丝入耳,提琴松香味也出来了。

在上一条曲线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也许我会再试试。
25Hz频宽1衰减6db,80Hz频宽1增益5db,250Hz频宽1增益2db,550Hz频宽1增益6db,1.6KHz频宽1.5衰减3db,或2KHz频宽1.5增益2db。

再说说均衡器的调节。
因为驾驶是主要任务,听音只是缓解疲劳的一种手段,不可能像在听音室里那样尖起耳朵数青蛙,也不可能像在影院里那样感受胸口碎大石,所以车内听音既不同于Hi-Fi对忠实回放的重视,也不同于AV对环境音效的渲染,而是互有涉及。诚然,每种风格的音乐其曲线调节都应该不一样,但在车上则完全不现实,谁会边开车每换一首歌就换一根曲线?只有靠一条曲线通吃。个人喜好,在Hi-Fi的基础上稍微加强音效渲染,既不会因高低音过足而产生疲劳感,也不会中频人声过于丰满而过于去关注聆听,影响驾驶。
超低音:20Hz-40Hz,极低频人耳很难察觉,这个频段主要是空间感的渲染,并非一般认为的强而有力,而是比较松软,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而且车内现有技术条件无法达到这个深度。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80Hz以下主要是重放音乐中以低频为主的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如果有则好,没有对音乐欣赏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这一部分要重放好是不容易的,对器材的要求也较高。许多高级的器材,为了表现好80(或80左右)Hz以上的频段的音乐,宁愿将 80(或80左右)Hz以下的频率干脆切除掉,以免重放不好,反而影响主要频段的效果。80Hz-150Hz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可以适度提升,获得丰满、厚实的效果,但提升过多会显得浑浊、清晰度变差,甚至出现共振声,有轰鸣感。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还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这个频段处理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会让整体一团糟。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800Hz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人人都有一个喉腔,人人都有一定的喉音,如果音色中的喉音成分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失掉音色美感。因此,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也是影响声音明亮度最敏感的频段。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丰富,则音色的明亮度会增强,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音色就会显得呆板、发硬、不自然。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适度提升可增加层次感,可使人声更清晰,吉它更动听。军鼓、镲、小提等都可在此得到声音的美化,提升过度会出现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合适时,三角铁和立叉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14kHz以上为音乐的泛音区,如果缺乏,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高贵感,例如小提琴将没有“松香味”。这一部分也不宜过多,基本平直或稍有衰减即可。

整理一下:
前级:Alpine iDA-305s
DSP处理器:Alpine PXA-H100
后级:Alpine iDA-305S(前级信号通过连接线传至PXA-H100处理后,通过RCA回输至机头放大)
前声场:YD167-1506X 6.5寸羊毛盆、YDQG5-97-1丝膜
后声场:YD167-1506X 6.5寸羊毛盆、YDQG5-97-1丝膜
低音单元:暂无
隔音材料:大能、平静
其他:方向盘遥控器、Alpine原装遥控器、iPod classic 160G

手不离盘控制功能勉强有了。其实用这个遥控器,还能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灯光,比如喇叭,比如无线电,等等等等,在相应的电路中加入红外接收控制电路就行了,不过,这样会让整个电路复杂很多,不利于维护,黑箱还是越少越好。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35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3 | 只看该作者
3.        自动天线
设计要求:自动伸展收缩
方案:庆铃原厂电动天线
关机头或全车断电后自动缩回。

5.        隔音、密封、隔热
设计要求:隔音、吸音、保温
最初方案:车门三层隔音,防火墙制震隔音,油门踏板处隔音隔热,轮拱、翼子板等大空腔制震+填充,制振垫、吸音棉、门内薄膜、空腔灌注聚氨酯发泡剂,通过胶条形式,全车密封。
        车门制震隔音
        车厢、后箱门整体制震吸音
        室内车顶制震隔热
        引擎盖、防火墙隔热隔音
        四个轮眉翼子板内隔音
        前后翼子板、后箱等空腔处制震隔音

这个方案是市场上隔音的通用方案,其实这是一种思维定式。汽车隔音是系统工程,单独分块描述更多的是为了施工方便,但这样反而制约了对整体的分析。市场上各种解决方案更多是从经济利益出发,它们对每种车型的具体处理方法几乎一样,而每种车型的噪音来源、传播途径各有差异,即便是微小的差异,解决方案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需要自己去理解发现的。

制震隔音材料的选择
也曾想过用建筑材料来替代,如K11防水涂料等,具有一定的厚度,很好的坚韧性,施工也十分方便,用来做制震材料本是很好的,但它们大多是基于水泥基的材料,带弱碱性,对镀锌钢板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选来选去,也只有用铝箔制震块、丁基橡胶、聚氨酯泡沫、陶瓷或玻璃纤维垫(只能外用)这些比较成熟的汽车隔音制震材料。
其实汽车厂家广泛采用的那种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吸音棉(看起来像黑心棉)是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外观虽然难看,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讲性价比最好是找找这种。

让我们坐回车内,仔细聆听,发动机的轰轰声、硅油风扇的呼呼声、可能还有变速箱的哗哗声(长时间使用齿轮油的结果)、轮胎跳动的咚咚声、某处胶套的吱吱声、某处部件活动的咔嗒声、内饰之间的叽叽声、底盘某处传来的铛铛声、收音机底噪的电流声、放置在各处的小物件相互撞击声、车外环境的嘈杂声。

因为大梁的存在,竞技者的隔音有先天优势,路噪、胎噪比家轿小很多,也不存在承载式车身的扭曲噪音。噪音的主要来源是发动机和风扇、部件松动、内饰摩擦,老车多了变速箱、胶套摩擦的噪音。

首先解决掉噪音来源,发动机、硅油风扇、变速箱(可不开箱检修情况下)、轮胎是没法解决的,正常工况下应有的响声是合理的,这里要先处理的是非正常的噪音。

检查各处胶套、钢板、减震器、球头、轴承是否完好,传动系统是否平衡,前后桥、十字节、轴承的润滑是否正常,轮胎状态是否正常,底盘下的各处机件有无干涉,特别是排气管。检查车厢内座椅、中央通道、内饰板是否有松动,卡扣是否完好,仪表台内饰板往往会有些相互摩擦,内饰板内的线束未固定好也会有些声音。整理后箱,放置好各处小物件,后喷水壶千斤顶处和后座下的工具也别忘了紧固。检查改装后生根在大梁的侧杠是否顶住了车身,造成了底盘与车身的硬连接,如有,降低侧杠位置。

收音机底噪一般是天线接收不良带来的失真、线路干扰和共地噪音。线路干扰很大程度上是HID安定器、电感式用电设备(如风扇)、其他外加电器设备造成的;共地噪音往往出现在外接MP3采用AUX输入或FM发射、其他电器设备充电(如MP3、GPS)时,负极都是连接车体的,当音源设备通过点烟器取电时,设备和机头之间形成了一个地环路,因此在喇叭里出现电流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音源设备自身电池供电解决,也可以在音源与机头间加入一个负极隔离器来消除。

以上问题的解决,是整个隔音降噪的基础,下一步就可以对发动机、硅油风扇、变速箱、轮胎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发动机和硅油风扇一体,转速同步提高,噪音水平也同时提高,但它们还是有所不同。发动机的低频噪音主要通过固体传播,高频噪音通过空气传播;硅油风扇主要是高频噪音,通过空气传播。发动机与大梁弹性固定,大部分震动都被机脚胶套、车身胶套吸收,剩下的低频震动是正常的、能够接受的,是人与车交流的一部分,而不能简单的归于噪音一类。需要处理的,是由通过空气传播给固体带来的细微震动的高频噪音,首当其冲的就是防火墙,通过对防火墙里外两边和U形槽的制震吸音处理,降低固体震动的频率、幅度和声压,施工面积越大、越厚实效果越好,并采用铝箔材料反射发动机的热辐射。光做引擎盖的制震隔音只能产生微弱效果,因为这里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隔绝空气的传播,密封引擎盖才行。相同的道理,发动机舱内轮弧位置也是不用处理的,最多在翼子板内贴点制震块,减少共振,这里用吸音棉没意义,重点是堵住前翼子板到前车门的缝隙,噪音在这里通过空气传播进来。至此,对发动机和硅油风扇的处理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变速箱,和发动机一样,变速箱的震动被各处胶套吸收,噪音很小。但如果用油不当,会造成变速箱内腐蚀磨损产生哗哗的异响,这种响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中央通道,透过排挡杆防尘罩传入。通过在防尘罩内贴吸音材料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此类噪音,不过代价是防尘罩会显得很胖,而且一定要粘贴好,别掉入拨叉球头里了。变速箱和排气管头段透上来的热量是惊人的,整个中央通道会被烤得很热,即便空调再足,下面也是热乎乎的。隔热要从里外两边处理,以前的小竞变速箱和车体之间有块覆箔,这批大竞就没有了,这东西没单卖的,得想办法自己加块铝板;光隔离辐射还是不够,需要在挡板与车体中间加入陶瓷或玻璃纤维垫,有效隔绝热传导,可惜我没有实现这个的条件,想法终归是想法。车厢内中央通道处满贴制震块,利用铝箔反射部分热辐射,上面覆盖吸音材料保温。因为变速箱和排气管的热量是源源不断的,想一直保持是很难的事,采用上述措施只是尽量的延缓热传递,要阻止是不可能的。

车门的制震隔音更多的是为了创造一个音箱箱体,首先需要消除大面积铁皮带来的共振,制震材料的满贴和分块贴效果是一样的,制止琴弦的振动,一根手指和整只手掌都可以达到目的,更关键的是粘贴部位,防撞梁和车门之间用铝箔制震块垫住,事半功倍。

个人认为,不管用哪种轮胎,竞技者的胎噪路噪都很小,轮胎的震动被减震、胶套依次吸收,通过固体传播到车厢时已经小到无需理会的程度了,轮拱等地方原厂的制震块足矣。在后轮拱、后箱、尾门处使用吸音材料,更大的意义在于保持车内温度,为床车创造条件。

车顶用隔音材料意义不大,不过稍微加几块制震垫有好处,用聚氨酯泡沫或吸音棉填充空隙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其实很多噪音是通过翼子板、门边等各处缝隙传入的,堵上各处缝隙,做好车门密封,既隔绝了噪音,又减少了车内灰尘,性价比比吸音方式来得高。

这样看一遍是否觉得清晰多了?不管是对症下药,还是全包了再说,搞清噪音音源及其传播途径,与直接抓现成程式化方案的区别就在于,自己与车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

因为我有床车的想法,所以除了针对性的隔音降噪外,也会大面积铺装吸音材料来达到保温和吸取喇叭低频反射的目的,虽然结果看似和市场上的隔音方案差不多,但需求和功能不一样。

再整理一下各个项目:
        选用大能隔音材料,平静密封胶条
        引擎盖敷制震垫
        挡火墙、U形槽尽量敷设整张制震垫,外敷隔音材料,制震隔音、隔热
        踏板附近、中央通道尽量敷设整张制震垫,外敷吸音材料,制震吸音隔热,等变速箱异响出现时,防尘罩内可贴吸音材料
        车身与变速箱之间加装铝板与陶瓷纤维垫隔热(暂时没条件)
        车厢地板、后轮鼓包、后箱门分块敷设少量制震垫,大面积敷设吸音材料
        车门三层制震隔音
        车顶内分块敷设少量制震垫,外敷吸音材料或聚氨酯发泡剂隔热
        内饰背面少量粘贴制震垫
        引擎盖、车门、尾门玻璃密封
        封堵前翼子板与前门之间的缝隙

实际效果达到预期,车速100以内,大油门时硅油风扇的呼呼声已不可闻,发动机工作的声音大幅减弱,只有部分低频震动通过车体传来;中央通道热量大幅减少,车内车外的温度平衡时间大大延迟;车门共振减弱,低频推到几近失真时才出现可察觉的共振;车门密闭性增强,缝隙进尘减少。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39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3 | 只看该作者
五、        防眩后视镜
设计要求:电子防眩
方案:台湾电子自动防眩后视镜
原理是监测前后光比变化,变色反应时间0.5秒,外挂后视镜, 300mm平面镜还是小了点,而且不是曲面镜,看了几年的大视野曲面镜再看这个很不习惯,用了半年都还没适应过来。
其实装上后才发现基本上这个东西用处不大,后车的灯光已被竞技者的备胎挡住了大部分,已无法对行车造成太大困扰。但取掉备胎后,这个防眩镜倒是工作得很频繁,减光效果明显。

六、        蓝牙免提装置
设计要求:车载免提,简便易用
方案:摩托罗拉T325

七、        内外温度、电压、时钟显示
设计要求:能显示内外温度
方案:内外双探头温度计、电压、时钟显示

曾经的位置
现在的位置
外探头,线不够长了,懒得接,就布这里,其实最好是弄在反光镜下面
八、        刹车灯闪烁警示(未做)
设计要求:让刹车灯闪起来,提高刹车灯提醒能力
方案:闪客闪光刹车控制器
必须更换LED刹车灯,否则闪烁效果不明显。

九、        油耗仪(未做)
设计要求:非检测口,高精度
方案:YICHEN熠晨通用型多功能油耗仪绿屏

十、        行车记录仪(未做)
设计要求:120°广角、低光照高感、可就地回放
方案:台湾宇邦F500

十一、        GPS定位器(未做)
设计要求:车辆GPS定位、防盗
方案:爱车安GPS定位模块、终身用户,中控台隐蔽安装

十二、        iPod充电遥控器(已无需使用)
设计要求:充电、遥控、FM发射
方案:iPod车载FM发射器+遥控iPod播放 G025

十三、        冷热杯
设计要求:
方案:美固PC-068-LX冷热杯

十四、        空气净化器
设计要求:
方案: 快美特轻巧型光触媒负离子发生器
作用有限,已拆,闲置

十五、        装饰灯(未做)
设计要求:美观
方案:快美特车内太阳装饰灯(暖光)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45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4 | 只看该作者
其他附件
一、        车牌架及防盗螺丝
设计要求:黑色、不锈、增加拆卸难度
方案: 中孔花型螺丝

得把孔扩一下,6个的
二、        地垫
设计要求:柔软、耐磨、防水
方案:马来西亚御马地垫,按车型裁剪
传说中上K的脚垫,万能的淘宝

三、        防死角镜
设计要求:消除侧面视线死角
方案:NAPOLEX Broadway仪表台辅助镜BW-25

实际效果
并线、进出支路、转盘时帮助很大
四、        眼镜盒、眼镜夹
设计要求:带阻尼眼镜盒,遮阳板眼镜夹
方案:利用驾驶座门框扶手位置预留螺丝孔,选用大众帕萨特眼镜盒;遮阳板处用伊仕百得流线眼镜夹、Autoban镶钻眼镜票据夹AP18

带阻尼
扳开看看里面是否有螺丝位
确认之后开挖
装上后的效果
手痒,做个漆

漆工...确实不过关,搞起耍搞起耍,嘿嘿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0:53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5 | 只看该作者
五、        座椅
1、        头枕
设计要求:垫高头枕
方案:在枕套内部塞入快美特康芙特低反弹睡眠靠枕提升高度,外用GIGI记忆棉人体工程头枕G017C,副驾用GIGI记忆棉清凉头枕G-905-M

2、        腰靠
设计要求:顶腰,不留空隙
方案:驾驶座用GIGI记忆棉人体工程腰靠G886T,副驾用GIGI记忆棉多功能腰靠G-055-D

3、        坐垫
设计要求:夏用坐垫,吹风垫、无异味;冬用坐垫,包裹性好、柔软
方案:夏用坐垫采用NRG黑色吹风垫,冬用坐垫采用快美特康芙特仿鸵鸟皮座套
呃,始终还是有些味道的…

副驾驶座吹风垫开关
主架吹风垫调节
六、        方向盘、排档头、手刹柄、安全带
设计要求:美观、手感好
方案:AMG方向盘标、Autoban AP-26镶钻真皮方向套、仿MOMO核弹排档头、伊仕百得点睛系列手刹车拉柄套BR206-B、伊仕百得点睛系列安全带护套SB206-B

这种已经不用了,事实证明,还是球型的手感最好
同样的,不用了
七、        挂钩、杂物袋
设计要求:前排垃圾袋挂钩、后排多用途挂钩,小件放置、工具材料放置
方案:TYPE-R银色长条车用挂钩TR-2531、多用途车载挂钩1236-395、NAPOLEX杂物袋JK-27、Autoban镶钻真皮杂物袋AP30、Autoban镶钻真皮杂物袋AP28、快美特康芙特鸵鸟皮多用置物盒、SEIWA后座多功能车用置物袋W416、SEIWA后座大号置物盘W580、Fouring遮阳板卡片夹DA-610 BL、狼域WOLF REALM 9045拉杆箱*2

八、        行李舱遮物帘、行李网
设计要求:保证行李舱私密性
方案:陆风X6行李舱遮物帘、后备箱行李网105*105、锐博winbo行李架绳网、行李拉紧带

还是...手痒
光油上了就晾着
乍看还行,不过不牢固,经常摩擦的地方掉漆很厉害
[ 本帖最后由 Blackelf 于 2011-8-19 21:06 编辑 ]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5 | 只看该作者
九、        门边防撞条(未做)
设计要求:防撞,美观
方案:四门NAPOLEX防撞条(4片装)FIZZ-670、尾门绅豪门边防撞条(8片装)AD-0809

十、        加大晴雨档(未做)
设计要求:包住后视镜
方案:未找到

十一、        水箱网罩(未做)
设计要求:散热器防护,改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寿命
方案:散热器前加装铁丝网罩



终于~~终于要结束了,尽管有那么多不完美,尽管很山寨,但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真是让人痛苦而又愉快。享受结果和享受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这大概就是参与其中的乐趣吧。
追逐地平线

9

主题

358

帖子

978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7-6-23
QQ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6:25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决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的适合不适合。

不同“缘”,自然不同“意”,人、事、地、时都会带来“意之动”,意动则世变。

易,道之髓,莫不如是。
巴蜀骑兵

37

主题

902

帖子

128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7-1

越野e族技术精英

55#
发表于 2011-6-27 16:59 | 只看该作者
并非强悍却如艺术品一般的改造。狂顶同城兄弟!
潇洒哥
实名认证

205

主题

4553

帖子

5110

积分

版主

竞技家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9-12-17
QQ
56#
发表于 2011-6-27 17:26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看这么精彩的大片了,先顶后看。

190

主题

3150

帖子

6926

积分

e族能天使

Rank: 5Rank: 5

注册2005-5-25

青海玉树赈灾越野e族公益勋章越野e族公益勋章

QQ
57#
发表于 2011-6-27 17:3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强悍的作业,应该是前无古人,相信大家和我的感觉一样,就冲这个细心劲,我强烈建议直接升大天使 呵呵,
这个简直就是一个中篇小说,再次佩服一下。
庄子

66

主题

1854

帖子

2470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8-4-16
QQ
58#
发表于 2011-6-27 17:56 | 只看该作者
LZ的理性改装、认真态度、执著精神、动手能力、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令人佩服,竞技家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认真学习,学习,再学习!

5

主题

1013

帖子

675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11-3-19
59#
发表于 2011-6-27 18:58 | 只看该作者
对事认真的态度
叫我小李就行

221

主题

1758

帖子

2078

积分

禁止发言

注册2009-4-5
60#
发表于 2011-6-27 19:04 | 只看该作者
兄弟整理成PDF格式吧,我打印出来以后上班下班路上当小说看。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4-29 15:55 , Processed in 0.084597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