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地精华,中卫硒砂瓜
7月25日,上午8时从银川出发,继续走京藏高速,经兰州奔西宁,下午4时抵达。全天行进8小时,推进700公里!
从银川到西宁,观高山,走大道,体味风土人情,一路风驰电掣,一路黄河作伴,一路风光无限……不过,路上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宁夏中卫市境内的硒砂瓜了。
过了吴忠,也就逐渐离开了银吴平原,进入宁甘蒙交界的中卫地界。这里是贺兰山下的丘陵山地,间或有少许平原,黄河虽然纵贯中卫全境,近在眼前,却因为地势高的原因,无法直接使用。没有了黄河灌溉,没有了水,这里也就成了干旱地带。贺兰山在远处连绵起伏,隐约可见,眼前是波浪翻滚的丘陵山地,放眼望去,大地一片焦灼。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漫山遍野的鹅卵石缝隙之间,却是绿油油、圆滚滚的大西瓜,密密匝匝的,宛如人工摆放一般,而且,不见瓜秧,只见鹅卵石和西瓜,怪不得人们总叫它们是“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记得以前在电视里看过有关硒砂瓜的介绍,颇感神奇,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今天走近仔细查看,更是震撼!
公路边,有一处硒砂瓜市场,开车进去,跟当地老乡们攀谈,得知他们一年的收入就全靠这硒砂瓜了,每家每户都种植,且成本非常昂贵。就我所看到的满地的鹅卵石,并非原来就是这样,而是他们专门花钱买来铺上去的,一亩地下来至少得几千块钱,如同我老家给农田上土粪一样,硒砂瓜的种子就埋在鹅卵石中间的缝隙里,而鹅卵石的作用就是提高地温、蓄水和保墒。据说,这种鹅卵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锌、硒、钙等微量元素,具有延年益寿和抗癌等作用。
当时,我们从当地老乡那里买了两个瓜,很便宜,8毛钱一斤,当场就消灭一个。至于营养到底有木有,不知道,但吃起来的口感的确非常好,沙甜沙甜的,可以说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西瓜。 新疆的哈密瓜,宁夏的硒砂瓜,口感甘甜如蜜,跟当地的昼夜温差大,以及光照强烈,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地造化,造化天地,这干旱得令人绝望土地上,居然能够产出的如此个头庞大的硒砂瓜,当属上天厚爱、宇宙精华吧!
继续前进,又发现公路边有很多当地人在卖瓜,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村民,主要是妇女儿童,尤其是孩子们,十来岁的样子,大概和我家闺女差不多,已经学会做生意,跟人讨价还价了,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的男人们都在地里忙乎,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些大型的拉水车,在山坡上给西瓜浇水。这个地方水资源太稀缺了,我能感觉到那种惜水如金的心情。小时候,在中原老家,每年秋作物种植以后,一旦遇上老天爷不给下雨,我们就不得不挑水或者拉水,一株挨着一株地给田里的庄稼苗浇水,如同呵护自家孩子一般。
心动不如行动,在路边停车带,又买了一袋子哈密瓜和一袋子黄香瓜,我们一路吃到了拉萨,又从拉萨吃到了林芝。切身体会,出门在外,长途旅行,西瓜、哈密瓜等等,是最天然、最理想的水果,香甜可口,物美价廉,既解渴又充饥,还补充天然的水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西藏回来,北京的夏天仍然没有过去,酷暑依旧......每天晚上,家属区门口总有个老乡在那里卖西瓜。我看他卖的瓜也打着硒砂瓜的旗号,于是跟他攀谈起来,聊起硒砂瓜的事儿。他见我挺懂行,说起硒砂瓜来头头是道,爽快地承认,他卖的这些西瓜都不是硒砂瓜,而是从东北拉过来的西瓜,水分大,但不甜。据他说,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天从西北拉过来的硒砂瓜至多两三车,实在是少之又少,往往是到了就被一抢而光,价格也高的离谱,也只好拿东北西瓜当西北西瓜卖了,反正没几个人能吃出来!
[ 本帖最后由 美地 于 2015-10-23 23:1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