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028|回复: 3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过生命的禁区——罗布泊、楼兰穿越纪实

[复制链接]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来是五一的作业,拖到现在才交,没办法,回来不是工作是玩,现将整个穿越过程向老大及各位作一个简要的汇报,权当流水帐,望老大笑纳。


罗布泊一个神秘而又让人向往的名字,多少年来,它的诡异、神奇无不吸引着每一位热爱探险的人士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结果没有了消息。1998年,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烂车。
  2005年末,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当时据推测该男子是名“驴友”,法医鉴定其并未遇害。这具尸体被发现后,也引起了国内数十万名“驴友”的关注,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寻找其身份的倡议,最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并最终使其遗骸归回故里。经查明,该男子是2005年自行到罗布泊内探险,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2009年8月,六旬老人陆淡骑单车进入罗布泊后失踪,一个多月后找到遗体时已遇难三十多天…



2010年五一期间,我作为首届女子穿罗队的后勤保障车,实现南北大穿越,俱体路线如下:
敦煌----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三垄沙-----黑山口---八一泉----怪石坡----彭加木墓----野骆驼弯----红柳包-----库姆塔格沙漠------红柳井-----罗布泊镇-----湖心-----余纯顺墓-----楼兰保护站-----楼兰----楼兰保护站----土垠-----龙城雅丹-----“苦水泉”----铁矿----岔路口----迪卡----吐鲁番----乌鲁木齐


[ 本帖最后由 云蒸霞蔚 于 2010-9-21 02: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收起 理由
地方版面巡查员 + 1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02 | 只看该作者
缘起穿越罗布泊还是一次和兰州驼队汽车探险野地骆驼的闲聊中受不了他的煽情与忽悠,几杯小9小肚,豪生顿生,一拍胸脯,这次罗布泊之行去定了.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找资料、背路书、添置装备、学习GPS的用法,几乎有一段时间整个工作生活都是为穿越罗布泊而做的。驼队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越野车手,四大无人区全部跑遍,而且有着相当丰富的野外生存能力,再加上新疆的越野车师更是了得,每年给环塔拉力赛戡路、做后勤,参赛,给中科院考察可可西里做领队及后勤,有了它二位的珠联璧合,最后的一丝忧虑彻底打消。
一次电话中,我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在他二位眼中好象全无必要,好像成竹在胸,跟着我,没错的。也罢,有这样一颗定心丸索性什么也不做了,乐的清闲。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05 | 只看该作者
得知我要去罗布泊的消息,成州兄弟连的一帮弟兄们,特意提前一天为我举行了欢送晚宴,举起酒杯,一种庄严的使命感竟然会悄悄涌上我的心头。毕竟我不是职业探险家,家中有我爱的父母,也有我心爱的妻子,有可爱的儿子,还有一帮与我朝夕相处的兄弟连的朋友,凭这我也要安全的回来。
27日早10点,带着弟兄们的嘱托及深情,跨上我的战车,出发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08 | 只看该作者
由于这次出行的相约的驴友来自五湖四海,所以第一站便定在兰州,和我一同到兰州的还有当日赶来的宁波、无锡的朋友,由于都喜欢越野车,又都喜欢途乐,在越野E族上都惺惺相惜,虽然都未见过面,但在网上早已神交已久,这次相聚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驼队更是夸张滴举行了欢迎晚宴。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22 | 只看该作者
席间,朋友相见自是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原本都是喜好越野,喜好越野车中的“途乐”,自然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再加上有美女参加,大都是唾沫星子乱飞,强烈的表现欲使其中的某些人已经飘飘然魂游天外了。


28日休整的一天,江浙的朋友到兰州到处走走看看,我则到E族甘大队的大本营“西野”俱乐部去蹭吃喝,正赶上俱乐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又是欢送,又是嘱托,当然让人有一种“风潇潇兮易水寒的味道”呀:“啊呸”不吉利,不吉利。还是吃肉喝酒的要紧。本人由于工作关系,三天两头在兰州,一到兰州脚便不听使唤,自然而然地就跑到俱乐部去了,每次总能遇到E族甘大队的同学们以各式各样的名义FB,甘老大自然是这个集体的核心,久而久之习惯了那里的气氛,甘D大哥的儒雅、铁的哥的厨艺、老青藏的豪爽、飞狐的热情、乖乖的睿智、玫瑰的辛勤(还有没提到的没,没提到的先对不起了,后半夜了,原谅一下哦)象一个磁场,吸引着每一位热爱户外,热爱生活的人们,所以每一次都能碰到好吃的,好喝的,总是五迷三道的扶着墙回到宾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25 | 只看该作者
吃完了,喝完了,人也折腾的差不多了,回到宾馆又是和江浙的朋友一顿海吹神聊,全然不顾明天一早就要出发,等到头一挨枕头便不知所踪了。29日一早驼队便早早来到宾馆,一切收拾停当,吃完地道的头锅牛肉面,出发7:30分。

自兰州出发一路向西,便是有名的河西走廊了,走在这东西1200公里的长廊上,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飞将军李广,还有塞外牧羊十九年的苏武,无一不和河西走廊联系在一起。武威、张掖、酒泉每一座城市都有好多雄浑悲壮故事,每处长城的残垣断壁,都诉说着当年的血雨腥风,汉唐古风无一不尽显其中。只是河西走廊来回走的多了,难免有些审美疲劳,再加上晚上要赶到一千里以外的安西,便无暇凭吊怀古,抒发感慨了!照片也匆匆照了几张,以示纪念。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26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提到我的爱车,日产的途乐PATROL,也译作:巡逻兵,这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车自到我手里三年多以来,陪我走内蒙、下丽江、到陕北、穿越腾格里、畅游额济纳、无坚不摧,从未把我撂到路上。无愧于它途乐的称号。也对的起它在联合国维和部队UN的字样,这车前后硬桥,螺旋弹簧,分时四驱,纵置直列六缸发动机,唯一和它能联系的到一起的词汇只能是钢铁硬汉、没有时髦的外观,更没有豪华的电子设备,有是只是可靠,有的只是敦壮,唯一令人不爽的是油耗一公里一块多。(后来在乌鲁木齐完美解决了)从兰州到安西,一千公里,十二个小时到达。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33 | 只看该作者
4月30日今天的行程比较松散,安西距敦煌125公里,早上8点多开始行程,戈壁公路平且直,一路快马加鞭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敦煌机场,接上两位来自深圳的朋友,这是母子俩人,母亲已经58岁了姓金,儿子也30过了。心里不禁暗暗对这位金阿姨有点敬佩。电台里传来驼队的声音,改频点148.100,这是新疆越野车师俱乐部的通联频率,电台里传来一位浑厚的男中音,时不时的蹦出一两句“鸟语”,这便是越野车师本人了。据驼队讲,他常年奔波在“四大无人区”,为环塔拉力赛戡路,后勤,自己也参赛,有着丰富的无人区驾车经验和生存能力,心里不由为这次行程有了很大的信心。(这在后来的行程中已经完全验证)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3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主要安排是参观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首,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途中经过在建的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


敦煌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石窟,还有王道士的功过是非,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从王道士发再藏经洞,到后来张大千临摹破坏,几十年间,敦煌文物几近毁灭性的流失与侵蚀。历史就是这样,不能把某一件事全责难到一个身上,是非功过后人自有评说。
下面这段是我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王道士的功过与是非
  藏经洞发现之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卷经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
  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
  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王圆箓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几年过去了,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学家叶昌炽知道了藏经洞的事,对此很感兴趣,并通过汪知县索取了部分古物,遗憾的是,他没有下决心对藏经洞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直到1904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王圆箓无法可想,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至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这是敦煌卷子自发现以后最大的劫难,后来连醉心于壁画的张大千也加入了破坏的行列。1910年清gov-ern-ment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失窃一部分。
  大量经卷的散失,曾经使王圆箓感到非常痛心,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多年来在他保管期间从未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夺,又如此贪心,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所以,当1914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是这样记述的:“说到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听从蒋师爷的话,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受了这次官府的骚扰之后,他怕极了,于是,将他所视为特别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
  我们不能以一个完人的标准去审视王圆箓,他在那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平凡。或许只有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藏经洞前聚满了游人,在黑暗的洞中回响着各种不同国籍的声音,我随着匆匆人流,对王圆箓投去深情的一瞥。
  去敦煌之前,我就有个心愿要找到余秋雨所说的“道士塔”。我问导游:王圆箓葬在何处?他说在莫高窟售票处前面。我从洞窟中一路下来,果然看到了一座淡黄色的塔伫立在莫高窟陈列馆前。在我所驻留的数分钟内,我没有看到还有其他人在注意到它。细细看了一下塔上的文字,原来是王的徒子徒孙们用来纪念王圆箓的,墓志上记录了他的功德。他们建造了莫高窟众多塔中最大最高的一座,将一个道士以及他的所有功过归还给了大地。
  关于王圆箓我说了许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应该向他致敬,也向我心中最大和最迷人的文化致敬。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41 | 只看该作者
这便是道士塔了


莫高窟

大多数人到敦煌留影的背景,也是敦煌的标志:九层楼
景区的环境也和03年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43 | 只看该作者
参观完莫高窟,当即品尝敦煌的著名小吃“驴肉黄面”,提前赶来的“土豆”(车师的爱人,被我们称作师奶)和王师傅早已安排停当,看到黄而发亮的面和诱人的酱驴肉,再配上一两道时令鲜疏,已经是流涎不止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50 | 只看该作者
吃完饭,我们一行入住敦煌山庄,山庄的营业部经理“阳关故人”,也是越野E族甘大队的会员,早年间在兰州就曾相识,朋友见面,自然又是一番嘘寒问暖,握手拥抱,更免不了一番相互吹捧
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城曲》风写道:”劝群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里得改改了,阳关故人常在在敦煌不知接待和救援过多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与车友,为此他也荣获越野E族甘肃大队和兰州西野四驱的年度人物

稍作歇息后,全面细致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始了,敦煌是穿越罗布泊的起点,也是最主要的后勤补济中心,由车师、驼队、土豆、王师傅组成的采购团分头行动,纯净水、新鲜羊肉、时令蔬菜、洗涮用水,发电机、音响、炉头灶具、零星食品包括瓜果梨桃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拉下的,这里不仅要暗暗赞一个车师与师奶,他们丰富的穿越经验为我们的本次穿越提供的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 本帖最后由 云蒸霞蔚 于 2010-8-9 02:52 编辑 ]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55 | 只看该作者
一切采购工作结束后,四车统一加油,随车携带的八个备用油桶也加的满满当当,明天就要进入无人区了,把能想的一切都要做好。回到宾馆后,稍作歇息,又一轮的晚宴开始了,敦煌是本次穿越行动的起点,所有人员全都到齐,也为了感谢敦煌的“阳关故人”与“栖云使者”二位族友(我们把越野E族上的网友统称族友),欢迎既答谢酒会在敦煌山庄的宴会厅隆重举行。  明天就要正式穿越罗布泊了,用车师和驼队的话讲:“吃一顿,少一顿”虽然语气中充满的调侃,但在我们初次穿越的人的心里,或多或少,也许有那么一点点这样的因素吧!

左起:来自江阴的“三五”、“阳关故人”、“栖云使者”

永远象辛勤的蜜蜂的“土豆”与陈大姐

左二为:越野车师
右一:转过脸去的为:野地骆驼
中间为来自江阴的“小鸟”与来自北京的“娜仁影儿”
当时酒有点高,照片也不讲究构图,用光了,连起码的记录都有点虚

这一晚,大家都喝但都喝的不多,说实在的,明天开始就要过五天与世隔绝的日子了,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通信,前途究竟怎么样,除了车师与驼队大家谁都说不上,谁也没有底,在一丝丝紧张与兴奋中,慢慢地我入睡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2:58 | 只看该作者
补几张片子,30日晚在敦煌山庄与北京“侠客行”俱乐部的朋友交流,他们准备去阿尔金山。
武装到牙齿的的牧马人“卢比肯”,来自“侠客行”俱乐部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01 | 只看该作者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早早的开始吃早餐,敦煌山庄的早餐厅开放式的设计,背后就是著名的鸣沙山,近处则是山庄的仿古建筑,和煦的阳光洒在餐厅上,背后的鸣沙山安静,神秘。近处的汉唐古风的建筑给人一种肃穆而又不失祥合,在这种环境下配上精致的饭菜,想不FB都不行。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03 | 只看该作者
头一天的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很充分了,今天吃完早餐,集合出发,罗布泊,我们来了!
由于我开车,以下图片还是借用北京的队友:“娜仁影儿”的。


自敦煌向西车辆渐渐少了起来,从敦煌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180还是油路,不过路面已经变窄,这里是手机最后有信号的地方了,我的派特风里,来自家乡兄弟连的一帮朋友问候声不断,使我的心里不禁倍感暖意。科技使人缩短了彼此的距离,相距近两千公里,听着熟悉的家乡话语,又仿佛我就是他们身边,不知不觉中玉门关到了



[ 本帖最后由 云蒸霞蔚 于 2010-8-9 03:04 编辑 ]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05 | 只看该作者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这里带给你的不是旖旎秀丽的风光,而是一种历史的厚重,及对生命的感叹,在这荒漠戈壁上,矗立着这样一座城堡,可以想像古代的边关将士是靠着怎样的一种力量生存下去,并还要抵御外来侵略!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08 | 只看该作者
自玉门关再向西便来到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最后一段有路的地方。每次见到这种风沙侵蚀型的地貌,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记得上学时学的一篇课文叫《桂林山水》中有这么一段话:“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用在这里也不为过,殊不知这仅仅才是开始,后面有更多的雅丹群一个比一个壮观。

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沙漠河流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旅游者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就象到了一个颓废了的古城;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楼群,地面形成似条条龙脊,座座城堡的景状。这样的“城”称魔鬼城,古书中又称为“龙城”,令人惊叹不已。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10 | 只看该作者
置身于雅丹群中,你能想到的“浩瀚、造化、神奇、鬼斧神工”用在这里都会感到贴切,不用感叹、不要抒发,只要静静的聆听就够了……
陇南老张
实名认证

78

主题

2655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6-3-8
QQ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03:1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自然,在这里不要讲什么征服,不要讲什么挑战,因为人没有那个能力,只需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感受自然带给你心灵的一种震憾。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4-4 06:32 , Processed in 0.083985 second(s), Total 15, Slave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