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84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许是最后一条进藏越野路-说说丙察公路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藏的道路一年比一年好,曾经最艰难的通阿里的路也马上全线铺通油路了。越来越多的小车进入西藏,进入阿里。

自从去年十一藏羚羊给我推荐了这条怒江路线,我就一直惦记着。上周去昆明抽空去了怒江峡谷,了解到还有一条刺激的第二滇藏线-云南丙中洛通西藏察瓦龙的丙察公路。

从昆明到丙中洛900公里一天开下来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有几段修路,一天开难度较大。 建议享受一下环洱,滇缅路和怒江峡谷的弯道。

贡山县城(茨开镇)下面的路向北有岔路,左转去独龙江,沿江通丙中洛。


然后就是第二湾,第一湾,





这条路过丙中洛后,在石门就变成土路了,

从石门向南看是油路:



从石门向北看,低底盘车会困难:



[ 本帖最后由 秋天 于 2009-4-8 17:48 编辑 ]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2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到,这就是延怒江通往西藏的丙察公路,再往前30公里就是西藏.丙中洛到察瓦龙直线50公里,公路87公里.

下面是一段04年的新闻:
10月1日,随着云南省横跨怒江第一座大桥---尼大当大桥的建成通车,云南省建成了目前进藏公路最便捷的丙察公路。
    滇西进藏公路丙察公路起点为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终点为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全长87公里。工程于2000年9月动工修建,路基宽4.5米,是滇西进藏公路中的最后一段公路。同时,也是继国道214线后云南省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此前,内地通往西藏的公路主要有新藏、川藏、青藏以及云南省迪庆州连通川藏公路芒康的4条进藏公路。此4条公路平均海拔较高,全年有4个月的大雪封山期无法通行。而丙察公路沿怒江北上至察瓦龙乡后转入国道214线,整条公路海拔低,无雪封山期,年通路率为100%,可常年通行。     数据表明,从贡山县丙中洛至拉萨公路里程仅1200余公里,按正常行车里程两天即可抵达,是目前最便捷的进藏通道。沿途还可欣赏到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哈达瀑布、通天瀑布、玉立石壁等著名景点和神奇景观。
出自: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0/12/content_3017546.htm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32 | 只看该作者
我回来查了一下有关丙察公路的相关信息,确实有许多车往前走,但都没走多远。
最牛的是这两位:

一位是单车,骑自行车:
http://www2.biketo.com/bbs/thread-27838-1-1.html
照了不少像,06年一手资料,很珍贵。

一个来自当地新闻,也是06年的,开车进取的:
http://www.ynnj.gov.cn/bao/detail.asp?Bk_id=896

写的很好,这里贴上。
从西藏察瓦龙返回到六库已经好多天了,可我的心还在石门关以北那如诗如画的风光里,梦中常常感觉到自己还驾驶着车行驶在那充满无比危险的大峡谷中。那是条不是公路的公路,细如游丝般悬挂在怒江边的悬崖陡壁上,醒来一身冷汗,几分欣慰。
       3月4日,我们一行4人逆怒江北上。车过石门关,我们便驶进了一个神话般的“王国”里。从丙中洛行车9公里,江对岸缓坡上闪出了一个村庄———吾里。同车的人都被眼前闪出来的这个怒江大峡谷中最美丽的村庄惊呆了。此时,一道道阳光穿过云层柔情的照耀着村庄,一栋栋依山而建的木楞房散落在青稞地里,房前屋后是一树树开得正鲜艳的桃花,把村庄装点得像仙境一般。房顶上轻悠悠地飘浮着袅袅炊烟,在阳光的照射下如一缕缕轻纱。一条小溪从山顶直泻到谷底,把村庄一分为二后汇入怒江,归于欢乐和光明的溪水,令万物张扬的溪水,缔造生命的溪水,让我想起了母亲的乳汁。溪的两岸悬挂着一根绳线,绳线上挂满了经幡,远远望去,经幡随风飘动,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舞蹈在山水间。一群从遥远的西方来的漂流者,安营在村庄下面金色的沙滩上,艳红的帐篷更加衬托了怒江的动人,村庄的美丽。我们以为这是一个藏族村落,一问才知有53户怒族和2户傈僳族,是一个典型的怒族村庄。
       过了吾里,我们继续行驶在怒江西岸。江水在流动,如画的风景在流动,我的思绪恰似跳动的音符,如我驾驶的车不停的激动跳跃。怒江两岸奇峰迭起,一座座山峰让人痴迷。江对岸有一条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古道与我们并行,那就是有名的滇藏德拉姆茶马古道。车过尼大当大桥,简易公路转到了怒江东岸,新建的尼大当大桥和饱经沧桑的朝红桥并立于江面上,老桥是1969年建的,新桥投入使用还不到三年。我把车停在桥边,坐在老桥上,看着时光的流水悄无声息地从桥下流过,江中一叶小舟飘浮着打鱼郎甜蜜的希望。古老的茶马栈道上仍有马帮在行走,赶马人嘹亮的山歌此起彼伏,回荡在峡谷间。我说不清自己是在远古还是在今朝,一颗心飘向了莽莽苍苍的历史深处,聆听依旧摇响在古道上的驼铃仿佛是在聆听一个远古的传说。
       又一个神话般的村庄———秋那桶,出现在了眼前,这是怒江最北最边远的一个村庄了。停车步入村中,让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书上一定是描写这儿的。那一树树桃花,一片片青稞地,让人感觉跌进了一个红色与绿色编织的世界里。郁郁葱葱、青青翠翠,绿得那样万种风情,千娇百媚;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红得这样惊心动魄,震撼心灵。这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庄,40多户人家,有怒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和独龙族。居所是典型的怒族风格,木楞搭架,石片覆顶。村子两边有潺潺的小溪流淌,村民们在小溪流经的高石板处接木槽引水浣衣、洗菜,在木槽下安有一个个微型水力发电机,供各家各户的照明、生活用电。秋那桶是古驿道的必经之路,遥想当年,在那关山阻隔交通不便的岁月,那些远走藏乡的马帮,在这儿作最后的休整,等待他们的便是“无人区”,一座座雪山,一道道深箐,“西出阳光无故人”,“壮士一去何时回”。
       离开秋那桶,我们驱车进入了雄险的那恰洛大峡谷,道路逐渐升至碧罗雪山的山腰,原来的古道并没有走这条线,古道离开怒江跃进了大山,老古道无法穿越怒江两岸的一个个万丈绝壁,只好翻越海拔3813米的松腊腊卡雪山,进入西藏境内,而新建的公路也随山势而转。茫茫的那恰洛大峡谷,风景更加迷人,一道道、一条条、一丝丝、一缕缕瀑布悬挂在怒江两岸,两面的大山几乎还是原始生态,怒江在这一段最激、最险,在这怒江的枯水期,我们仍然听得到大怒江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怒吼,江两岸的石头被江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千奇百怪,在被人们叫做“骷髅滩”的地方,近四公里长的江岸上,散布着的石头像一个个白白森森、大大小小的骼髅。然而我已经顾不上观看这些奇景了,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开车的手在微微颤抖,车在悬崖峭壁上如一只壁虎在滑行,线一样的路让我怀疑能否容纳得下四个车轮子。路下是万丈深渊和汹涌吼叫的怒江。抬头上看,时有狂风夹着树叶的枯枝在乱飞,碗口大的石头被风从山顶吹落翻滚而下,在公路上轻轻一跳又跌落在路下的深渊,听不到一点响声。只要半把方向打不对或车轮打滑,后果不堪设想。
       转过一个急弯,前方突然开阔了。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三座金字塔一样的山峰,三座山峰一座比一座高,依次排列到怒江西岸。接着怒江江面上出现了一个心形的沙滩,江面很宽。由于正是枯水季节,江水流向了两边,中间现出一个近一公里长的心形沙滩。在江边,一个充满诗意的村庄又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进入了西藏第一村———松塔。松塔村左临怒江,右依碧罗雪山,属于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站在公路上向下看,村落居屋层次分明,有的为典型的怒族房屋,有的为藏式建筑,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每家房顶上都飘荡着经幡。一路伴随我的森林不见了,一路盛开的桃花不见了,四周的山像被火烧过的一样,灰黑发亮。唯一还与云南境内相同的是村子房前屋后的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青稞。我们下到村子里,没有看到一个大人,一个跑出来为我们打狗的少女告诉我们,大人们都过藏历年去了,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这几天正在过年。少女17岁了,还在上学,读小学四年级,我们有些惊讶,可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她的普通话讲得很好。后来我们所到西藏村庄,发现大部分人都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不会用普通话与我们交流的一定是云南人或四川人。过藏历年,那一定是藏族了,可这个村子却全部是怒族,这真让我们没有想到。少女告诉我们,她们已在这儿生活了21代。我们在少女的护卫下,冲出狗群的欢迎圈,下到江边。由于没有大人,面对怒江水,我们要踏上江心的沙滩是不可能了。少女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跳上了一只竹筏,我们面面相视,还是上了竹筏。竹筏在碧波中游弋,我真正体会到了“飘”的感觉,天在水里,云在水里,人在江中游,心在天上飘。叩拜在江心上,这颗由千百万枚各色卵石结成的“心”,是怒江女神献给太子雪山的痴情吧?
       路越走越狭窄,山越走越荒凉,怒江水越来越小,峡谷越来越深,心越来越加速跳动,然而怒江的神奇却越来越让人惊叹。一弯又一弯的怒江,将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勾画得无限精彩,那座座雪峰似神话、似仙境。一个个从峡谷深处闪出的藏家村庄,如唐诗、宋词、元曲,只要一翻就是一部厚重的史诗。突然,眼前,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这就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滚石坡”?车要从石瀑里冲过,我远远的停下车,不知是过还是不过。环顾石瀑,只见山体岩壁裸露,石瀑高约3500米,宽约1000米,碎石从高高的山顶不停滚滚而下,飞入江中,溅起数丈浪花,发出轰鸣般的巨响,震得人心发怵。一位村民告诉我,今年就有四辆车在这里被砸烂,一辆被滚石流推进了怒江,人车全无,我听得毛骨悚然。挂上前后加力,冒险加速冲进石瀑里,滚石在车前车后车顶飞,几乎放不下四个车轮又成35度陡坡的公路,让人心惊肉跳,车轮子在碎石上不停的横滑……好在有惊无险,我们终于安全冲出了石瀑。
       到察瓦龙已是下午五点。察瓦龙乡gov-ern-ment所在地坐落在怒江东岸的一个台地上,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镇,才从更远的山里搬来不久,建筑设施并不多,只有两家食宿店、四家小卖部,乡里所有机关在一个四合院里办公,街道还是土路,有马匹自由游荡,风一吹尘土飞扬。四周的山高插云霄,光秃秃的,像被大火烧焦了的一样,唯一的绿色是那一棵棵生生不息的仙人掌。街道后面的山崖上有一群绵羊在寻食,让人不得不为生命的伟大而感叹。西下的落日照耀在远方的太子雪山峰顶,一片金碧辉煌。一条条小道从江边向太子雪山延伸,记录着朝圣者的足迹。正在过藏历年的藏族同胞,见到远方来的我们,热情的捧上青稞酒,拉着我们进入了歌舞的海洋……
摘自:怒江报
发布日期:2006-6-8 15:32:50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38 | 只看该作者
我虽然没有进去,上文提到的关键点,我在高清GE上面看到了,发给大家看看。

丙中洛和贡山县城茨开镇一样,也是一条断头路的镇。右面下山的路通石门就是丙察路的开始。
石门往上,过尼大当桥,掉向河东行驶。旁边就是原来的朝红桥。
进藏第一村,松塔村。
悚人的滚石坡,
察瓦龙乡
[ 本帖最后由 秋天 于 2009-4-8 18:51 编辑 ]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4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幸在云南大队看到了许多相关报道和图片,
http://bbs.fblife.com/forumdisplay.php?fid=54

特别是这几张,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7:47 | 只看该作者
贴上丙中洛景区门口的说明图,

位置图,
路线介绍,主要是给徒步介绍的,
这条路如果确能走通,并且通往川藏南线并入滇藏线,以后从云南可以怒江入澜沧江出,增加了许多景点和乐趣。

不知有否去过的弟兄给讲讲,特别是云南四川的。

30

主题

328

帖子

719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8-4-21
7#
发表于 2009-4-8 17:58 | 只看该作者
恐怕很多越野功能只能在场地赛中才能派上用场了。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8: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进藏干部03年步行这条路的记录,读来触目惊心,十分珍贵。作者认为“此经历在我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一页!”

5月15日清晨,我们迎着旭日出发了。按照计划,我们先乘汽车沿着人称“死亡之路”的川藏线向东前进,经过五个昼夜兼程,我们穿越了无数的高山峡谷和山川河流,一路颠簸,兜兜转转20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我县的姐妹县——云南省贡山县。两县虽是毗邻的姐妹县,可是由于山水相隔,又不通路,我们与贡山县领导还是第一次见面。21日中午,在贡山县的丙中洛乡饮完从贡山县领导手中接过的那杯壮行洒后,我们换上迷彩服和解放鞋,戴上草帽来到骡马驿道的起点——朝红桥头。朝红桥是一座横跨怒江大约修建于70年代末的吊桥,由于岁月的侵蚀,桥墩泛着暗淡的绿色,“朝红桥”三个字隐约可以辨认,桥身的钢丝布满了厚厚的铁锈,用手一摸就会掉下一层锈来。在轻风的吹拂下,桥身有节奏地轻晃着,仿佛永远都在轻轻吟唱着那首古老的无言歌谣,对每位过客表示欢迎和祝福。我的眼光顺着这座古老的吊桥溜过汹涌的怒江,遥望着对岸连绵不绝的群山,心情略显紧张也有点兴奋,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考验就要从这里开始了。可由于患了感冒,一路上还在坚持吃药,身体能否挺得住,心里没底,担心拖了大家的后腿。做了几次深呼吸,让心情稍为平静下来后,我从细心的驾驶员手中接过刚用树枝做成的拐杖,跟随着乡里面的向导,迈开了“长征”的第一步——走上朝红桥横跨怒江。
  从朝红桥到察瓦龙乡府所在地——扎那村这条古老的骡马驿道大约长100公里,宽一尺左右,曲曲弯弯起起伏伏,一直沿着怒江边逆流而上,就象一根扭曲的细线悬挂在半山腰,为群山系上了一条金腰带。一路上怒江峡谷两边的群山也是多变的,从山的构造、山的形态到山的植被色彩,都在丰富着我们关于山的概念。有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青山,有芳草鲜美的草山,有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的乌石山,有长满仙人掌风沙滚滚的沙刺山。这100公里路中大约前面的30公里在云南省境内,属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管辖,而后面的70公里在西藏境内,属于我县察瓦龙乡管辖。可就这么几十公里差距,两个地方的气候特点却相差万里,截然不同,也导致了两地自然景观反差极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丙中洛乡这边气候温暖湿润,降雨较多,山上植被好,莽莽的森林中随处可以见到高山流水的风景,在怒江两岸形成了独特的瀑布群,大大小小的瀑布数不胜数,靠得最近的两处瀑布相隔不足50米,煞是壮观,让人不由想起唐代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丽诗句来。可也正是由于雨水多,骡马驿道中烂泥浆足有半尺厚,加上乱石多,非常难行,骡马也走不稳,经常打滑,骑在上面的人不得不全神贯注,处处留心。而进入我县察瓦龙乡境内后,气候变得异常炎热干旱,太阳的毒辣比“日光城”拉萨有过之而无不及,山上一颗树都没有,漫山遍野长满了仙人掌,山已变成了沙刺山。骡马驿道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一路上沙尘滚滚尘土飞扬,我们不得不全部武装,大草帽、墨镜、口罩全用上了,感觉就像身处非洲的哪个角落,如同进入了梦幻之境,总觉得不真实,也百思不解。也许是与前面丙中洛乡对比反差太大了吧,至今我仍觉得那几乎是不可能,可现实又无情地摆在那里,真可谓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次我们进察瓦龙乡共到了十一个村开展调研,看望干部群众,慰问困难户和party member,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期间我们共徒步或骑马走了整整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骡马驿道,第一次骑马,第一次连续徒步这么长时间这么远的路,第一次攀爬悬崖,经受生与死的撞击。
  第一天刚走上古老的骡马驿道时,感觉非常刺激和兴奋,可惜这种感觉只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进,路变得越来越险峻,不论是徒步的还是骑马的同志都时不时出现险情,使得人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脚,走好每一步,大家的心情也开始从兴奋变得沉重起来。记得我第一次骑马是两位马帮兄弟站在马的两边,左推右拉才把我扶上马的,当时心里想,这下可以在马背上休息一会了,可走出几十米后我就知道我的想法完成错了,原来在这种路上骑马并不比徒步轻松。由于骡马驿道几乎全是悬挂在怒江边的半山腰上,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高耸的山,路面又窄又崎岖不平,有的路段只有三四个马蹄那么宽,有的地方又全是石块,上下相差六七十公分高,马在路上经常要上下跳跃前进,这对我们这些初次骑马的同志来说十分危险,稍微分心,都可能掉下坐骑,摔下悬崖去。所以我们只有按照马帮兄弟教的那样,上山时双腿紧紧夹住马肚,双手抓紧马鞍的前面,身体尽量往前弯;下山时双脚用力往前蹬直,手拉紧后面的绑带,身体向后直倾。这的确有效,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全身关节都开始变得酸痛难受。尤其是在丙中洛乡那段路,路边密密麻麻的權木,在空中张牙舞爪,象是要把马背上的人的皮给扒掉似的。可下坡时,为了不被摔下马来,我只好顾下不顾上了,身体绑得直直的,任由那有刺或无刺的權木从脸上、身体上无情地刮过,帽子、墨镜刮掉了,衣服、脸皮刮破了是经常有的事。
  我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在第一次下马准备步行的时候。那天早上第一次骑马走了约两个小时,刚翻过一座山,开始下山时,由于路比较陡且较窄,骑马不大安全,加上第一次骑了这么长时间的马,自己有点累,特别是两个膝关节非常痛,我就在马帮兄弟的帮助下下了马,准备步行。可当我站在地上时,才发现双脚已不受控制,膝关节一时不能弯曲过来,只好等待那位马帮兄弟给我弄根拐杖。就在这个时候,后面来了一匹驼着行李的骡子,我来不及躲让,被它背上行李拦腰一撞,整个人就往悬崖摔下去,幸运的是悬崖下约一米的地方刚好长有一颗小树,就在往下掉的一刹那我本能的抓住了这颗小树,侥幸逃过了这一劫。一路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还有几位战友。县委副书记侯奕斌同志在一座石山的悬崖边骑马爬坡时,突然马失前蹄往地上跪倒,他身体直往下冲,也幸运的是他的头部正好撞在了马头上,阻止了往下摔的趋势,虽然撞得嘴破血流,半边脸全肿了,可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避免了摔下悬崖的危险。马失前蹄固然可怕,而马“掉”后脚也会让你吓破胆。有一次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同志就经历了这么一次惊险。由于路窄,她的坐骑突然一只后脚踩空掉到悬崖里,“轰”的一声,人和马一起摔倒在地,差点就把她吓晕过去。更为惊险的是惊马狂奔。在回程路上,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县边防中队战士何华山同志,那天他也恰好走在我前面,不知受了什么刺激,他的坐骑突然一声嘶叫就拼命往前狂奔,看着他那摇摇欲坠的身影,我的心都揪到了嗓子上,心想坏了,这次出大事了。可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只看见小何主动往左边的山坡上一跳一滚,脱离了还在狂奔的马,避免了被动被甩,可能掉进右边深渊的危险。对他临危不惧的胆识和敏捷的身手,我油然而生敬意。这次如果换成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位,我想后果将不堪设想。
  路途上最为惊心动魄,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的是爬“天梯”的经历。在返回途中,为节省体力,我与陈铸谋书记跟随送我们出来的乡干部抄小路,走捷径。走了半天来到了一座岸石山前面,盯着面前直耸入云(大约80度角),象刀削过一样平滑的天然石崖,俯视着石崖下面深不见底、咆哮如雷的怒江水,我看傻了眼也看不出路在哪里。可乡干部告诉我,路就在石崖上,我们就得从上面攀登过去。说心里话,当时我真的给吓住了,坐在地上一边休息一边心里想,我可不敢过这关,也过不了,想从原路折回去,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且时间也不允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陈书记和我决定跟大家一起爬过去。就这样,我跟着前面的老乡一脚一脚开始在石崖上攀爬起来,身体紧贴着石壁,眼睛不断在平直的石壁面寻找那稍为凸出的唯一可以落脚的“石眼”(最大的也不过鹅蛋般大小),用脚尖踩稳后,再往上寻找那些断断续续的仅有手指般粗的细石缝,手指用力往里插并抓紧,然后又找下一个落脚点,再跨过去。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二十分钟,而这二十分钟我就像在梦幻中渡过,头脑一片空白,像是从死亡中走了出来。
  当然,除了战胜死神的体验外,还有许多经历值得我回忆。在途中的夜晚,我们基本上都是在野外露宿。记得有一天夜晚在一座海拔两千多米的山顶上过夜,由于风大,搭不了帐篷,我们只好露宿,且睡觉时必须用身体紧紧地压住被子,否则,被子马上会被风刮走。屋漏偏遇连夜雨,到了午夜1时左右,老天爷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只好穿起雨衣站着“睡”到了天亮。还有与骡马“同居”,闻着骡马粪“香味”,听着叮叮铛铛的马铃声入眠;余雪俊副书记受到跳蚤的“宠爱”,全身被咬了一百多处,奇痒无比……等等。另外,从小就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下长大的马帮兄弟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那种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及坚强乐观的精神,让我感叹不已,让我由衷敬佩!他们无愧是这古老骡马驿道上最亮丽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无愧是人中极品!
  这次进察瓦龙乡调研,令我感动和震憾的还是到农村了解群众生产和生活情况时的所见所闻。每个村的群众都是以最隆重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我们工作组的到来:全村妇孺老少全穿上最好的礼服,手提香炉,打着彩旗,烧着烟花炮竹,到村口外几里远的地方迎接。那场面就象解放时期翻身做主人的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一样,让我深受感动!在路上,一位乡亲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你们现在来了,才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才是一家人哪!与今后公路通了才来,感情是不一样的”。无论在哪个村的干部群众座谈上,当陈书记说:“我们代表县委、县gov-ern-ment来看望大家”时,群众总是掌声雷动,久久不肯停下来。当我们对村里面的五保户、困难户、party member进行慰问时,群众总是热泪盈眶地感谢Communist Party、感谢人民gov-ern-ment。当我们拿出资金给村里面解决文化教育、生产和人畜饮水等问题时,群众更是激动地高呼Communist Party好、Communist Party万岁!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一名Communist Party,我也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可当看到孩子们仍在破旧昏暗的泥土房子里学习,古老的水磨仍在哼着老调,乡亲们还在饮用着从山沟从农田里流过的不干净、甚至有毒的水,进出仍靠原始古老的骡马驿道和生命系于一线的溜索时,我的心一阵阵的揪痛,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心情越来越沉重。
  察瓦龙之行虽然脸晒黑,肉掉了,付出了血和汗,但幸运的是在当地干部和马帮兄弟的关照下,我和我的战友们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挺了过来,圆满完成了这次下乡调研任务。半个月时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是微不足道,可察瓦龙之行这半个月的经历却在我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一页!有了这次经历,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悬崖峭壁,什么是万丈深渊!真正领悟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的至理名言。一路上无论是风尘仆仆、风餐露宿的生存挑战和生活体验,还是每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那一瞬间的惊心动魄,或是心灵与山里老百姓那种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的碰撞,都将在我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终生难忘!一生受益!它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毅力,使我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它让我体味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心灵得到洗涤、净化,是我人生的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深感任重而道远!

详见:
http://www.chayu.gov.cn/intro/index_show.asp?infoid=295

102

主题

1421

帖子

5399

积分

e族能天使

Rank: 5Rank: 5

注册2005-10-16

越野e族爱心善举越野e族公益助学越野e族爱心善举

9#
发表于 2009-4-8 20:04 | 只看该作者
06年春节走到朝红桥就回头了。听说只能到察瓦龙。当地gov-ern-ment是要修一条公路到西藏。形成一个小环线。找时间还想再去一趟。
翡翠牌子

13

主题

605

帖子

856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8-9-10
QQ
10#
发表于 2009-4-8 22:4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路是80跑的,现在的路要变成200跑的!时代在发展,我们在进步,心情在怀旧!!
出去玩儿

210

主题

2704

帖子

5214

积分

版主

G-Club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8-8
11#
发表于 2009-4-9 00:54 | 只看该作者
丙中洛到察瓦龙现在是可以通车的(分时),但是差瓦龙再进藏好像就没有通车的道路了,驴友是可以走的。
行走

103

主题

4018

帖子

4591

积分

e族权天使

陕西大队贵宾

Rank: 4

注册2005-10-27

春雨行动越野e族公益勋章越野e族爱心善举2011阿拉善英雄会幕后英雄越野e族公益助学2012阿拉善英雄会幕后英雄雅安抗震救灾爱心越野e族体验勋章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3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3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4阿拉善英雄会优秀领队2014阿拉善英雄会英雄2015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12#
发表于 2009-4-9 04:18 | 只看该作者
顶~~~~~版主做功课总是很认真~~

114

主题

4989

帖子

7331

积分

e族力天使

Rank: 6Rank: 6

注册2007-6-17
13#
发表于 2009-4-9 08:59 | 只看该作者
可到滇大队看途乐兄弟的帖子!好看

258

主题

558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人文纪实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6-6-27

春雨行动2015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14#
发表于 2009-4-9 11: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47

主题

2009

帖子

3548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9-5
15#
发表于 2009-4-9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秋天 于 2009-4-8 17:47 发表
贴上丙中洛景区门口的说明图,

位置图,
3891439

路线介绍,主要是给徒步介绍的,
3891440

这条路如果确能走通,并且通往川藏南线并入滇藏线,以后从云南可以怒江入澜沧江出,增加了许多景点和乐趣。
...


老邱,目前这条路暂不能走通,还得回头向南,再向北至梅里雪山的滇藏线才能继续进藏。。。
老沧

165

主题

1337

帖子

3653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注册2003-3-18

2018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QQ
16#
发表于 2009-4-9 20:49 | 只看该作者
秋天版主做事严谨,赞一个!

这条路我本想这个月走嚓瓦龙到察隅,但是,和察隅交通局局长联系(E族某版主老乡,潮州人)告之该路线目前不通,非常遗憾,这条路非常漂亮,希望有机会能走一趟!
英田青乐和蒙爸
实名认证

481

主题

764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相约同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4-8-22
QQ
17#
发表于 2009-4-10 01:42 | 只看该作者
春节时候接待过他们市委的人,很热心的电话帮问了,现在还有两个侨没有通,据说明年可以走了,通到然乌。

0

主题

580

帖子

911

积分

e族天使

Rank: 2

注册2008-11-12
18#
发表于 2009-4-10 08:5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练手的好地方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通也没什么遗憾的,察瓦龙,察隅的神秘就在于不通,通了就成了坦途了,就没有特色了。

应该抓紧策划一下。
实名认证

336

主题

2832

帖子

4500

积分

版主

兰德酷路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2005-3-8

2017阿拉善英雄会英雄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24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来自贡山交通局上个月的消息,

(二)改建丙察公路
目前,西藏境内正在实施察隅县城至察瓦龙乡gov-ern-ment的县道公路,规划实施察瓦龙乡gov-ern-ment至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城的四级公路。这两条公路一旦建成通车后,贡山县从两个方向与西藏拉萨连通公路,一个方向是贡山县城——察瓦龙乡gov-ern-ment——察隅县城——接318国道至拉萨,另一个方向是贡山县城——察瓦龙乡gov-ern-ment——左贡县城——接214国道至拉萨。经实地调查和核实,第二个方向的进藏公路不被降雪封路,车辆可常年通行,彻底解决目前所有滇藏公路车辆季节性无法通行的弊端,它必将成为重要的一条滇藏公路。实施丙察公路改造工程将实现怒江州境内所有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标准,打破贡山交通“口袋底”状况,形成一条从贡山连接318国道的良好交通网络。改造工程实施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即可利用这条公路运输部队、物资和军用机械,对于巩固该地区边防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有利于公路网络的形成。
项目全长35千米,起点为贡山县丙中洛乡gov-ern-ment(贡丙线K43+500),止点为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交界,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改建;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4.5米;车道宽度3.5米;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 15米;最大纵坡9%;汽车载荷等级为公路-Ⅱ。项目投资总造价为14350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10万元。

出自:
http://www.stats.yn.gov.cn/canton_model12/newsview.aspx?id=773518

打算去的要抓紧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4-28 13:44 , Processed in 0.078907 second(s), Total 14, Slave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