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来西藏的游客对于拉萨寺庙的概念,印象中好像只有布达拉宫,扎寺伦布~其实在藏区,如果稍微深入的走近它那怕离它近一点点,你会发现寺庙如同这个魔幻地域的符号如同烙印且无处不在,寺庙里那些有名,无名,大的小的,各个教派的,消失得,辉煌依旧的,各异纷呈,如果在深入,且用脚步去走,用心丈量,你会发现许多废墟或者庙宇的很多奇谲故事,它不再是浮现于表层意义上的某个寺庙或者废墟~
在藏区庙宇无处不在,他们总是低调的矗立在某个凹凸的石头山林里,或许在深邃弥漫浓浓酥油香气息的小巷深处,或许在某个雪山冰川的深处,或许在你路径某某个大景区沿路公路的村口~或者在那些飘扬经幡山颠前~
那些大或小的寺庙分散遍布矗立在高原,穿过也许久远的时光隧道,透过那些也许离奇光影的世界,穿行残痕断壁间的烙印,或许曾经辉煌或许而今黯然,或许那些曾经的鲜活折射出的光点中,我们不得不感叹世事变迁和恒古不变得信仰。
庙宇无处不在,声声不息伴随那些虔诚的信徒们,和这个民族骨子的超凡脱俗的气质里。
庙宇无处不在,信仰为它增添了超拔的灵性,诵经声声朗朗回响于耳,你仿佛看到了虔诚信徒的足迹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他们真实的存在并影响那些安静生活的藏族同胞们。。
~
也许在某段旅途中,或者没有预约的旅途中,你会无意跨入并穿行那些废墟寺庙,或者依旧光怪陆离的庙宇腹心地,游走在真实的影象城堡里,你会感叹恒古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某段曾经璀璨光鲜的过往,感叹某些感觉鲜活依存的力量,
走一路看一路,不寻常的角度观望藏区,而我更愿意延续那份难得的心情,去观望曾经辉煌且寻个踪迹,竖起双耳,我们聆听那些辉煌暗淡过往如风的故事,迈开脚步,穿越现实和过往那些忽明忽暗的足迹,用心去丈量,信仰的坚定~~,
而我愿意去寻找它,并为之迷恋不已~~
,提笔分享西藏庙宇(废墟)的故事~
天堂西藏废墟里那些遥远的故事(图文2)位置:达孜县曲布乡
始建:公元七世纪
所属教派:宁玛派(红教)
从纳金路一直向东,上林周方向的202省道,翻过纳金山不远的卧玛果附近,左手岔路口有小牌“扎叶巴寺”,沿路拐向北,尽头即是。
扎叶巴属红教(宁玛派),是著名隐修地,其中一些修行洞名声极大,松赞干布,莲花生,阿底峡,还有刺杀朗达玛的拉隆等都曾在此修行,并留下许多圣迹,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地位超然,那曲及昌都一带来朝拜的信众极多。
披山寺院大都凿壁修成,其后多是著名洞窟。其间沟连小径或石或土,险而滑,更多的大小洞窟分布上下,行走其间不时有经声悦耳。这些隐修的人都是夜深人静时出来汲水取食,日间不见人的。
在寺中见到一幅几十年前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次放大已不甚清晰,黑白的山坡上一片葱荣,辨得出大殿和现有建筑,整个建筑群的规模比现在大得多。原寺同格藏寺一样,毁于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运动毁了房屋建筑,却没办法毁掉那些洞窟。于是八十年代中,信徒们又依样修起了房屋庙宇。
东面缓坡上有一砖石垒起的台子,铺满哈达,有信徒转着磕头。那是十四世达赖坐床处。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如无人指点,外人是看不明白的。
扎叶巴在旅游手册甚少提及,据说因为近年的几次敏感事件都从这里起事,所以被多加限制,不仅控制寺僧人数,寺里的活佛也被请到拉萨长住,轻易不回寺里。藏地一向以稳定为要,其它一概次之,对于关乎宗教的敏感之地,防之尤甚。今日扎叶巴还在日渐破败,或也与此有关?
地理位置:夺底沟,色拉寺东北方向。
所属教派:格鲁派(黄教)
始建于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
从夺底路尽头的二手市场向北看,左手山崖上一字排开一片土黄色废墟,便是格藏寺遗址。过天葬台一直向北,在一片内菜农的塑料大棚中间有一条土路直通山脚,上山不远分岔处左转,一直向上,便会到达新建的格藏寺。从格藏寺山门旁乱草丛中,隐隐有小路通向遗址。
原来凌空飞架的路早已断绝,现今的遗址除了最西部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已很难攀登。在这一小部分里面,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遗迹,一个小小的山洞,它是第一个到这片绝壁上生活的人留下的,这人便是格鲁派黄教的祖师爷宗喀巴大师!
十五世记初,宗喀吧大师结束云游住到色拉却顶修行--色拉却顶是现在色拉寺背后的山顶。由于他推行宗教改革创立黄教威望日隆,当时的明成祖朱棣要他进京加封国师。宗喀巴为了躲避朝庭特使,在色拉却顶背面这片绝壁上找到了这个小小的岩洞。从此这里便成了信徒心目中永远的圣地。刚开始是在山洞上搭了一个小棚子,后来盖了一座小庙,再后来便修了格藏寺。
从遗址看,这一片建筑规模宠大,可是它躲过了三百多年风霜雨雪,却没能躲过四十年前的那场劫难。我曾以为高原是一片净土,直到看到那些废墟,才知道伟大领袖倒底有多伟大。
在新修的格藏寺里,我遇到一位会点汉话的老人家,我们俩磕磕说了半小时,我才隐约弄明白,他是老格藏寺的僧人,几百年间格藏寺时有坍塌,也都修修补补,风彩仍在。文革时僧人们全被赶回家,寺被彻底毁了,差不多成了现在的样子,没办法复原了。几十年之后,新的格藏寺在遗址旁边重建,他们才又回到山上做回出家人。
凡來西藏旅遊的人都愛匆忙挑選那些著名的景點,諸如:大昭寺、布達拉宮、納木錯等等,往這些久負盛名的地方鑽,可看過之後,又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當看到繁華的北京路上穿梭的車流,林立的各種名牌服裝店,穿著風格各異的人群時,你心裏是否會產生一絲遺憾和失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請跟隨我們的視線,走進八廓街的那些小巷子,去體味別樣的風情。
你會發現簇擁著大昭寺這座神聖的殿堂旁縱橫交錯的巷子裏藏著的古老建築,就如同堆砌著的音符,等待你靈巧的手指去撥動。
推荐分享:默如寧巴寺
默如寧巴寺坐落在大昭寺東,與大昭寺僅一墻之隔,有一幢3層高的佛殿大樓。这个小院寺庙,是目前为止还保留的藏族的居住地的和寺庙结合的寺院。
转经 沿大昭寺顺转后,路经街面最宽的一段,你会看到一个淹没在一片藏族地毯摊前,门口永远燃烧寥寥桑烟的桑烟炉,在穿过些买人造毛皮的小摊,你会到达寺庙正门。,就是默如林巴寺
当然还有另外的一条道,从八角街穿行到一个叫色拉达果巷,也能到寺庙小院,小巷旁一彻是藏红色的墙体,那便是默如林巴寺的外墙,走到这里你眼睛一定会发亮,拉萨小巷少有的安静和色彩饱和的符号,一道道藏族风格明显的老门,红墙蓝天下表扬的无色风马,如果你喜欢凑美,又希望拍到更拉萨的风情纪念照,这个小巷是绝对以流的拍摄外景,逃避开人流如织的人群,任你驻足摆弄骚姿,肆无忌惮的发挥`,尤其是美女,来个风情PP,不在话下
默如林巴寺,藏族人又叫它上密院(下密院在位于北京中路附近)寺庙的前门右侧布满转经筒有些小小的寺院,只外,还有住在这里的居民或者僧人为方便居民朝拜人特意设立的小卖部,买酥油的,桑烟的,各样贡酒,哈达或生活用品。生生不息,他们平静的生活,平静的转经,平静的接待所有的前来朝拜的人,在这里他们更像一个主人,有的甚至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
,跨入窄小的小巷,视线顿然开阔,大院是一个典典型的四和院子风格,感青石铺成的地面,被磨得逞亮,迎入眼帘的是一个斜斜的老桑烟炉,一看就历经风霜,担心它会在某天突然倒掉,据说寺庙有多久这桑烟寥寥的景象就未曾消失过。大院还有一个大的水管池,人们在这里洗衣洗头,老窗老墙间时而挂满了藏族人的羊皮囊,翘角推放的大土罐,是他们放青稞酒的一个器皿,很工艺和艺术也很生活化~~
一切,如此凝重,怀旧的色调,沧桑却又不失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
很多初来拉萨的游客说倒晒太阳,一定想到的是大昭寺晒挥霍慵懒的时光,看叩拜的人群,感受信仰无穷的力量,,而如果你更喜欢清静,或者更愿意亲密的基础真是的藏熬生活,我建议你多多到一些看似也许有些尿骚味,酥油香,朗朗诵经声的小巷里游转,然后找一个清静但绝对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可以一个人,可以一群人,在街头买壶浓香的奶茶,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下午茶时光,或者和当地的居名胡乱调侃,或者当你混迹成为这个小巷子的常客后,你便成为这里的一员,可以和他们分享酥油茶,甚至青稞酒,好客的藏族阿妈,或普莫说不定还可以给你调侃谁是他们公认的帅哥,拉住你的手提亲的萨乐意融融的好事,也能摊上于你。
,那样的氛围里,让你忘记是身在异乡,或者忘记自己仅仅只是这个城市的边缘人。
x
[ 本帖最后由 魅惑在高处 于 2010-3-29 15:2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