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76323
- 经验
- 668 点
- 威望
- 5 点
- 金钱
- 25 金轮胎
- 积分
- 1406
- 注册时间
- 2012-3-14
- 在线时间
- 44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11-14
- 帖子
- 1015
- 主题
- 10
- 精华
- 3
e族大天使
 
注册2012-3-14
|
Hockey raises Australia’s debt limit to $500 billion
http://www.businessspectator.com ... se-debt-limit-500bn
补充资料:财政赤字
年度国家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由于这种差额在簿记处理上习惯于用红字表示,故名赤字。
财政赤字可能出现在预算安排上,也可能出现在预算执行结果上。通常对预算上安排的赤字称为赤字财政或赤字预算,而把预算执行结果出现的赤字称为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各国财政赤字的口径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包括国债的财政收支差额;另一种是将国债收入和还本付息支出列入正常收支相抵后出现的赤字,有人把它称为"硬赤字"。前一种通常为西方国家所采用,中国采用后一种。
产生的原因 不同社会产生财政赤字的原因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①战争。在爆发战争的非常时期,短期内需要筹集巨额财政资金,财政收入无法适应财政支出的急剧增长。特别是长期的大规模战争,会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在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财政收入反而减少,出现赤字难以避免。②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时使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却不能减少,甚至需要增加,从而出现赤字。③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大批企业倒闭,财政收入减少,而财政支出却往往由于缓和危机的需要有所增加,从而出现赤字。④推行"赤字财政"政策。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作为"反危机"的措施,通过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兴办大规模公共工程,扩大gov-ern-ment开支,扩大就业,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在"赤字财政"政策下,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财政的一个主要特征。⑤计划失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客观上要求财政收支平衡。但是,预算是一种事先安排的财政收支计划,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有时也会发生失误,当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收入或支出计划脱离实际时,会导致预算执行结果短收或超支,发生赤字。
公开赤字与隐蔽赤字 公开赤字是人们可以看到的财政收支帐面赤字。隐蔽赤字则是表面上财政收支平衡,而实际上收支不实,支大于收。在中国,收入不实主要表现在:①有些应该退库的收入没有退库,形成企业"挂帐";②有些收入没有相应的物资保证,如企业生产了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被商业部门收购,虽然上交了税利,但不能最终实现,形成财政虚假收入。支出不实表现在:①财政帐面支出小于实际已发生的支出,如为缩小帐面赤字而将本年度发生的一些支出转到以后年度列支;②一些按规定应该支出的没有支出,形成欠帐。隐蔽赤字同公开赤字一样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害,由于它给人以假象,造成人们判断上的失误,因此比公开赤字危害更大。
实质与后果 一年的财政收入,代表着当年由国家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发生赤字,意味着由这部分支出所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没有相应的社会产品作保证。在实践中,为了弥补赤字,国家要采取各种信用形式取得临时收入。在没有可靠的弥补来源的情况下,就会影响银行信贷收支平衡,导致银行用增发货币来弥补信贷资金的不足,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妨碍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影响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因此,在财政出现赤字的情况下,需要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发行国债、紧缩信贷等。
财政赤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是肯定的。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在发生财政向银行借款时,只要银行能控制住贷款总规模,就不会发生货币供给过量的问题。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居民或企业购买公债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在中央银行账户的资产方gov-ern-ment公债项增加,负债方的财政金库存款等额增加,而当财政用于支出时,则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减少,在商业银行贴户上居民和企业存款相应增加,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相应增加。商业银行有了超额储备,就可能用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第二,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另一种情况则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还出现另一种说法,认为财政赤字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重要原因。首先对国民收入超分配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准确的理解只能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不过是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的另一种说法。
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还有另一面,就是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 本帖最后由 我无聊 于 2013-10-22 13:3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