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云飘飘、戈壁滩茫茫、宗务隆苍苍、巴音水泱泱;
金色的光芒、聚合于路上、缤纷的色彩、镶嵌于水上。
金色的德令哈,一个深藏在茫茫戈壁滩中的五彩世界;
绚丽缤纷美景,是大自然用时间在西北雕磨出的沧桑。
千万年荒漠今日金碧辉煌,正在熠熠生辉,蒸蒸日上。
这就是青海德令哈。
“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金色的原野”。它位于举世闻名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约3000米,区域总面积324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德令哈一点也没有辜负它的蒙古语含义,金色的原野和金色的秋天就是德令哈的特色,那么壮美、五彩缤纷、色彩绚丽辉煌。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青藏铁路、青新公路和高速公路横穿全境,东西南北,经纬如网,可东进省会西宁,西上新疆,北连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境内山川湖盆兼有、草场农田密布。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古羌人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之后又成为蒙古族、藏族先民们农牧兼营、放牧耕作的美丽家园。
大自然为德令哈创造了完美的自然环境,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德令哈已经成为著名的避暑和旅游圣地,德令哈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其市区和周边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市中心广场、民族团结进步塔、巴音河景观带(夜景很美)、海子诗歌陈列馆、德令哈植物园、西海公园、怀头他拉岩画、柏树山、阿力腾寺院、外星人遗址、尕海湖、金子海、哈拉湖、乌素特水上雅丹地质公园和塔琏湖景区,即克鲁克湖和托素湖,两湖有河道相通,北边是克鲁克湖是淡水湖,南边托素湖哈是咸水湖,等等。由于德令哈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经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一座高原新城巍然屹立于八百里瀚海戈壁上。
秋天是德令哈最美丽美的季节,十月份,德令哈绚烂华美的身姿完美的展示出来,各种树木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华丽色彩,其中以金黄色为主。白杨树、柳树和法国梧桐的树叶随着秋天的到来,逐渐的由绿变黄,变成了一片金黄色,城市被镶嵌在金色的世界之中。这些披了一层金黄色的各种树木,就像一排排身披金甲的武士,日夜守卫着这个美丽的小城。
德令哈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在人们的眼中,德令哈是茫茫戈壁上的一座金色小城,城外有山,城里有水,城里有落满黄叶的林荫小道,碧绿的巴音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缓缓流淌,最终汇入托素湖(淡水湖)。而托素湖又汇入了克鲁克湖,这时的克鲁克湖谁就变成了又苦又涩的咸水湖。巴音河两岸种植着七彩斑斓、风情万种的杨柳,还有着开着粉色、黄色、白色花瓣的格桑花。德令哈那诗意般的景色就是有山有水,颜色深浅不一、高矮不同的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便显得越发与众不同。山脚下一层层黄的、红的、绿的树永远在那儿变动,在阳光的折射下,一会儿清凉,一会儿温暖,虽说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能够觉出这些变化,并立刻随之变换。忽然这边黄色更亮了一些,忽然那边又暗了一些,又忽然间一片云飘过来了,在山顶上流动,于是,那黄的、红的、绿的树便更加扑朔迷离。到了夜晚,五彩缤纷的景观灯将巴音河装扮成绚丽多彩、梦幻般的五彩河道。有这样的山和这样的水,还有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晴暖的阳光,再配上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还有些徐徐凉风,这便是德令哈的秋天。
德令哈的秋天是美丽的,天是湛蓝的,水是碧绿的,风是清爽的,色彩是斑斓的。人们都向往秋天的丰富色彩,尤其是美丽的西北胡杨林,可是胡杨林大多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摄影专家认为,在观赏色彩的角度上,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白杨树和胡杨树的彩色是一样的,如果你想象不出,那就请到德令哈来看看吧。
傍晚的宗务隆山
民族团结进步塔
德令哈火车站
巴音河畔
巴音河畔
遍地黄金
巴音河畔
德令哈植物园
克鲁克湖
克鲁克湖
托素湖
托素湖
哈拉湖
翡翠湖
金子海
水上雅丹
旅游提示:德令哈市区和周围的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而海拔又较高,大约在3000~3100米左右,90%的初来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一般需要一周时间就可以自行适应,但是心肺功能不好者,请慎重。
正文完
附件1: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诗词原文: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全诗完)
附件2:海子,当代青年诗人,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和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等等。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