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只有朗逸采用PQ34平台
速腾和明锐均产自代表大众紧凑型级别最高技术水平的PQ35平台,其主要优点在于:4轮独立悬挂(前麦弗逊后四连杆)、大长度激光无缝焊接、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 Can-bus全车信息控制网络和全车多道涂装工艺等。
而关于 朗逸到底属于何种平台, 上海大众一直没有给予正面的官方解释,只是含糊的以“模块化生产”带过。但经过网上众多高手的讨论,“民间”基本已经达成共识—— 朗逸生产自PQ34平台。其与PQ35平台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后悬挂上。 三款车的前悬挂均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差异主要集中在后悬挂处:明锐与速腾均采用多连杆悬挂,而朗逸采用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
多连杆式悬挂的舒适性是所有悬挂中最好的,其操控性也和双叉臂式悬挂难分伯仲,但其也存在着结构相对复杂,材料成本、研发实验成本以及制造成本远高于其它类型的问题,而且其占用空间大,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其优秀的性能只能为高档轿车所接受。
〖典型的多连杆式悬挂〗 〖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 因此,虽然半独立悬挂相比多连杆式悬挂在舒适性与操控性上有着先天上的劣势,但相对的在制作成本和尾部空间上却也有着一定优势。
● 车身尺寸空间——都足以应对三口之家的城市需要
对于紧凑型车来说,车内空间也是消费者选择时一个重要的考虑环节:
虽然出自同一平台,轴距也均为2578mm,但实际乘坐时,速腾与明锐的空间表现还是有所差异:身高一米八的乘客坐入两车前排,头部都还算充裕,能保证一拳左右的活动空间;
〖相比之下, 速腾(上)后排腿部空间更大,而 明锐(下)头部空间更充裕〗 差异主要集中在后排,同样的乘客,坐入明锐时,头部与腿部均可以保证能有一拳的空间,但坐进速腾,头部距离车顶仅有三指的距离,不过其腿部空间比明锐更充裕,距离前排座椅靠背有一拳以上的空间。
虽然朗逸在轴距上具有32mm的长度优势,按理说其采用的后悬挂也应该使后排拥有更充裕空间,但在实际乘用时的表现并不明显。身高一米八七的编辑坐入其中,前排仅能保证有一指左右的距离,坐入后排,也只能保证腿部与头部有近两指的空间。
『 明锐后备厢以560L容积毫无争议的胜出,放倒后排座椅最多可获得1350L』
『 朗逸(左)472L的后备厢只能敬陪末座, 速腾以527L屈居亚军』 而在后备厢方面,得益于三厢掀背式设计与更长的车身,明锐560L的成绩毫无争议的胜出,加上可放倒的后排座椅,最多可获得1350L的储物容积。虽然朗逸472L的后备厢只能敬陪末座,但也足以应对一般家庭的城市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