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庄稼汉tg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陕北---寻找年味的感觉

[复制链接]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48 | 只看该作者
五大书记塑像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48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49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49 | 只看该作者
结束了延安之行,沿着省道北行30余公里便是安塞;
刚出延安城不久,便见有秧歌队向一村民院子扭去...
赶紧下车,拿起相机窜入他们群中;
好客的陕北汉子忙着给每个人敬酒,递烟.....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0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0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1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1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2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2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3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3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6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秧歌,我们继续驱车前往安塞,途遇一小庙,很有特色哦...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6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7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站:腰鼓之乡---安塞
    安塞—黄土高坡上的民间绘画之乡、民间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
  安塞自古就是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秦汉两朝,安塞县境内的烽火台多达四五十处。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战场,堡塞遍布,战火频仍。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地带,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点的文化特色。而明代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在其他地区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并且陆续培育出四朵民间艺术的奇葩———腰鼓、剪纸、民间绘画和民歌。

腰鼓:黄土地上的阳刚之舞
  安塞腰鼓源于战争和祭祀,后来演变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充分证明当时在西北边塞腰鼓的盛行。安塞县文化馆里陈列着一块陕北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砖上人物的打腰鼓动作潇洒刚劲,栩栩如生,证实包括安塞在内的陕北地区打腰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安塞农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六七岁娃娃,几乎所有的的人都会打腰鼓。据安塞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安塞腰鼓在现代的发展起自延安时期。1942年,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运动极大地发展了安塞腰鼓,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了安塞腰鼓,使这个古老的陕北民间艺术形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而安塞腰鼓走向全国,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9 | 只看该作者
沿着山道前行,为了寻找那安塞腰鼓;
看见一户村民家,赶紧上去问下...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8:59 | 只看该作者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00 | 只看该作者
路边山沟里的冰川

31

主题

1795

帖子

1593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09-2-16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09:01 | 只看该作者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5 03:07 , Processed in 0.059868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