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普庙俯瞰中湄公河河谷,是能与柬埔寨吴哥媲美的老挝世界文化遗产。瓦普庙是印度教庙宇,后来改成了佛教的。现在每年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还在这里举行盛大瓦普节。用以纪念瓦普庙的建成和歌颂建造者披耶卡马塔王的功德。
长长的神道两旁是石质的林迦,显示出建造年代生殖崇拜盛行。神道的尽头,有一大段石阶,长时间的踩踏和风化,使之颇有年代感,拾阶而上,高大的、盛放着的鸡蛋花树夹道相迎。
现在的瓦普庙基本上都是残垣断壁,只有一座寺庙还比较完整,仅从遗留部分的精美雕刻,也不难看出其与吴哥相像的程度。
遗址分为底部和上部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由一段陡峭的石阶相连,整个遗址都做好了准备修复的标志,但是这个工程的进展看来非常缓慢。
底部由位于一座巨大的方形水池边缘的两座宫殿建筑废墟组成好,水池由一条用于洗礼仪式的雨道一分为二。上部是寺庙的大殿,里面曾经供奉过一座巨大的湿婆生殖器。不过后来,这座神庙被改成了佛教寺庙,但是原先的印度教雕刻还保留在了门槛上就在。湿婆生殖器大殿的北边,有一座大象石和一座神秘的鳄鱼石。通往圣殿的神龙(naga)台阶两侧是成排的紫薇花(dokjampa)树。在上层的平台上面可以俯瞰道脚下壮观的湄公河河谷。
除了占巴塞瓦普庙节以外,在每年的二月还会进行一年一次的典礼,把水牛祭献给掌管占巴塞的土地神ChaoTengkham。水牛的鲜血会供奉给当地的一位巫师,他是土地神显灵的媒介。
占巴塞文化景观,包括瓦普神庙建筑群,是一处完好保留了1,000多年的人类文化杰作。占巴塞文化景观,以山顶至河岸为轴心,在方圆10公里的地方,整齐而有规划地建造了一系列庙宇、神殿和水利设施,完美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文化理念。占巴塞文化景观还包括湄公河两岸的两座文明城市和普高山,体现了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以高棉帝国为代表的老挝文化发展概况。
瓦普神庙是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老挝人把它与柬埔寨吴哥寺媲美,称为印度支那两大胜迹。
瓦普老挝语意为“石庙”,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普高山山腰,东北距湄公河西岸城镇占巴塞8公里。规模宏大,建筑群从山腰向下伸展,长达数百米,全部用雕有各种图案的石块砌成。
到过老挝的人都知道老挝人民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瓦普节,据说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瓦普庙的修建和技耶卡马塔王的功德而设的。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人们都要在瓦普庙内举行盛大的庙会,节日期间除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娱乐活动如赛象、赛马、斗牛斗鸡等。
[ 本帖最后由 richontj 于 2015-10-16 10:0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