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lazerc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大驴单骑走阿里(珠峰、玛旁雍错、冈仁波齐)

[复制链接]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25 | 只看该作者
拉萨,被人称为圣城。但是游客去得多了,圣洁的味道就似乎被冲淡了。看到布达拉宫北炒到1000元一张的门票,大昭寺里处处要收钱的牌子,几乎所有大寺庙都要收门票了,那感觉,就像顶级的铁观音,被冲了7、8道,索然无味了。  今年,我另辟蹊径,走一些小寺庙,一些游人很少去到的寺庙,那是很多藏民去的寺庙,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往往叫人忽然间的感动,现拿来跟大家分享,全部都是不收门票的传统寺庙。

[ 本帖最后由 blazercai 于 2014-6-24 19:41 编辑 ]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第一个去的是扎基寺。在拉萨扎基路上,这是拉萨的财神庙,香火旺盛,而且是全拉萨唯一的一座财神庙,香火不旺都很难啊。
  每天清晨,扎基寺巨大的桑炉会准时升腾起白色的桑烟,前来朝拜的人流蜿蜒曲折,缓缓涌向主殿。虽然外人看来扎基寺并不算大,但在拉萨本地人眼里,它却绝对与众不同。
  扎基寺最早建立时供奉的并非财神,来此朝拜的多是前来拉萨做生意、工作的外来人口,这些生意人来此朝拜后,都感觉非常灵验,随着拉萨的发展革新,生意也越做越好。于是经过口口相传,扎基寺就演变成求财最灵验的寺庙,每天香火不断,如果恰逢初每周一、三、五前来朝拜,那人更是多到一个不行。
  扎基寺主供的神嗜酒,所以前来扎基寺朝拜,除了哈达、桑枝外,一定要带一瓶白酒或青稞酒。这些可以专门准备,如果时间来不及也没事,寺庙门口常年有小贩卖这三样东西,价格也并不贵。
  扎基寺二楼的一个小佛堂内常年放着一个掷签筒,可以打卦。有些藏民会摇动掷签筒占卜凶吉,坐于一旁的喇嘛会根据经书帮助其找到化解办法,这种打卦的方式,在整个藏区都不多见。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43 | 只看该作者
烧桑枝等于烧香,也叫炜桑, 一种祈福仪式。在藏区各地,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桑烟,无论寺院还是百姓家里,都有煨桑炉。一般在院落中央、房顶,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的地方。
  “是藏语,为清洗、消除、断除、驱除之意,同时也引伸出了祭祀献供的含意。在藏语中煨桑已成了祭祀神灵的代名词。煨桑一般是在桑烟台上,如果在野外举行煨桑仪式的话,就选择在高处或者洁净的地方。煨桑也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砌在山头或煨桑台上点燃,等烧到一定程度后再在柏树枝和香草堆上投入用青稞磨制的炒面、酥油、曲拉和白糖等物品,然后洒上一些水或酒,让其慢慢自燃以祭神,整个过程中都要念经。

  随着延烧的火势,一阵阵扑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就会在空气中慢慢飘散。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要闻到桑烟的香味就像赴宴一样,会闻着香味而去。所以藏族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或是在自己家的煨桑炉里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带去人们真诚的祈愿,祈求神灵的保佑。




[ 本帖最后由 blazercai 于 2014-6-28 23:30 编辑 ]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46 | 只看该作者
扎基寺。财神爱喝酒,进到里面全是酒味,每个人进去都带酒。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48 | 只看该作者
活佛给了条哈达,现在一直在我车里。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9:5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街上特警的巡逻车和大昭寺广场上荷枪实弹的警察外,拉萨基本没有什么紧张的情况。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01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去丹杰林寺,丹杰林寺是桑耶寺的属寺,属于宁玛派寺庙。从藏医院路光明岗琼甜茶馆对面的胡同一路走一路问,总算找到丹杰林寺,发现这里并不像一座寺庙,反倒更像一个普通民居,寺庙就在这个铁门进去,在里面的二层楼上。因为是桑耶寺属寺的缘故,丹杰林寺香火一直很旺盛,很多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前往桑耶寺的信徒,都会选择来这里拜一拜。
  寺内供奉的普贤菩萨双修像造型十分奇特,通体多由蓝、白两色构成,颇具现代感,这尊双修像几乎是每个外来游客必看的!多年前俺就立志研修双修佛,可惜一直没有机缘。在这里请活佛给我的菩提珠开了光。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07 | 只看该作者
大昭寺,这次没进去了。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16 | 只看该作者
八廊街。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26 | 只看该作者
拉萨是个举手抬眼皆能与佛陀相遇的地方,所以除了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等等收费的大寺庙外,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也值得游览的。这些小寺庙不仅门票免费,而且几乎没有身着冲锋衣的游客,身边都是地道的藏民。老妈妈摇着转经筒,嘴里喃喃念着经文,你在她身边坐下,她会慈爱的看着你,或者拉拉你的手,怎能让人不感动。
很多小寺庙历史悠久,里面的佛像、壁画、建筑都颇有看头。
接下来去的是嘛尼拉康,在八廓街上,不注意你就会在玲琅满目的纪念品摊位中错过了它。它的正前方有一座大大的煨桑炉,如果你看不到嘛尼拉康,肯定也可以看到煨桑炉。从大昭寺大门右侧,沿着顺时针转八廓街,走不多远,在八廓北街上,原来是旧嘎厦政府监狱的对面,你就能看到街右侧,躲在诸多摊贩后面的煨桑炉。  嘛尼拉康,其实是位于山南地区,宁玛派著名寺院敏珠林寺的属寺。所以门上的牌子写着“敏珠林寺嘛尼拉康”。“嘛呢拉康”意思就是,有着大转经筒的佛殿。佛殿里面悬置着一个直径2米、高3米的转经筒,四周墙壁佛台上摆满了酥油灯,明明灭灭,闪耀的火光,显得神秘莫测。转经筒巨大,也就显得剩余空间十分窄小,两人同时通过都困难。  这里随时都很热闹,很多信徒都要来这里转经。轮动经筒的铁环被磨得锃亮、光滑,摸上去就能感觉到无数信仰的堆积。而且,最重要是不收门票,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纯粹和圣洁。
寺庙里面不能拍照,所以我都只有门口的1-2张照片。


[ 本帖最后由 blazercai 于 2014-6-24 20:27 编辑 ]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39 | 只看该作者
强巴拉康就在嘛尼拉康的后面,从嘛尼拉康出来右转,大门就在侧面。
“强巴拉康”,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是供养强巴佛(三世佛中的未来佛)的宫殿。这里最有特色的也是一尊有二层高的强巴佛像。佛像纵跨两层空间,雄伟庄严,慈祥和蔼。
这里也是诸多信徒朝拜的圣地,免门票。凡是来朝拜的都要到二楼去接受活佛的加持赐福。拥挤的时候,楼道上就会排着蜿蜒的长队,等待着佛活摸顶和用圣水洗眼、脸等。活佛端坐在堂中央法座上,背后竖着一幅佛教唐卡。信徒们十几个人埋头跪着,一阵喃喃的祈祷、诵经后,佛活从铜壶里倒出圣水,每个人用手虔诚地接着,然后往眼、脸处抹,其状幸福无比。


[ 本帖最后由 blazercai 于 2014-6-24 20:41 编辑 ]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47 | 只看该作者
从这个小门进去,走进幽深的巷子, 穿过一片民居,就是木如宁巴寺,在大昭寺正东方向,与大昭寺一墙之隔。 文革期间,很多的寺庙北改作了民居。后来还给了寺庙,但是也就是把大殿还了,大殿周围的一些建筑,至今还住着群众。俗、僧杂居,一个院子里,民居包围佛殿,是拉萨很多寺庙的典型特色。  院子很幽深,除了我们这些特意寻来的人,很少有游客进来。据说,这里每年最热闹的节日是“嘛呢节”,时间在萨格达瓦节前后,来自藏区各地的信众挤满了小院,甚至是屋顶和廊檐,他们将在这里虔诚地念“唵、嘛、呢、叭、咪、吽”,。寺里为信众提供食宿。据了解,寺内的财物除了靠国家补贴外,大多来源于信众的布施。在“嘛呢节”前当地的信众都会给寺里送去糌粑、酥油等物品。  要说的是,大殿里的壁画,是非常值得一拍的。 僧人是不让在殿内拍照的,但是也不是非常严格,套套近乎,多赔笑脸,还是可以的。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0:54 | 只看该作者
在拉萨有好多这样的寺庙,不要门票,纯净,纯粹,历史悠久,一进去就让人不由之主地萌发崇敬之情。只要有时间,慢慢找,慢慢逛,能够在浮躁中求得平静。
我在拉萨住了5天,睡到自然醒,晒晒太阳,一则是好好休息,为了后面艰苦的旅程做准备,二来也是追忆往日的圣城,三也是等冯总的配件。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02 | 只看该作者
玛吉阿米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是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经改良趋于西化。在北京和昆明有分店。餐厅带有浓郁的藏式风格,二楼有藏族歌手在吧台旁献演节目,客人以外国游客为多,所以价格较贵。我进去了一趟,没有座位,悻悻退出。
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
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仓洋嘉措诗中的藏文“玛吉阿米”的意思是:“玛吉”为未生或未染,可解读为圣洁、无暇、纯真;“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愿意为母亲。在藏族人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玛吉阿米”的全意是:圣洁的母亲、纯洁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05 | 只看该作者
“玛吉阿米”现在已经是一个连锁品牌,在北京和昆明有分店。品牌创始人泽郎王清先生生于安多藏区,祖籍为康巴藏区。1997年,他从家乡来到圣地拉萨寻找他的创业梦想。在古老的八廓街东南角看中了一座有了几百年历史的黄房子,并被这个普通的二层建筑背后动人的故事所吸引。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创办“玛吉阿米餐吧”。泽郎王清自己亲自设计了店里的所有装饰,使其按照他的意愿成为古朴、温馨而又充满藏族文化氛围的地方。玛吉阿米拉萨店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其客源的多元性,融入了现代的经营理念以及在藏餐的基础上加强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形成了既有藏族特色又不乏多元饮食特色的餐饮业模式。再加上拉萨八廓街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玛吉阿米本身浓郁的文化特色很快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的频繁往来,“玛吉阿米”这个名字也随之游走各方。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11 | 只看该作者
次巴拉康 ,估计没几个人认识这些”不著名“寺庙,免门票,就在小昭寺门前右侧,门很小,门上挂着个牌子,写着“吉崩居委会”的字样,不留意还真难以注意到它。“拉康”是宫殿的意思,次巴拉康就是“长寿佛殿”的意思。所以,严格的说起来,这里并不是一个寺庙,只是一个佛殿。不过大昭寺也就是供养释迦牟尼等身佛像的佛殿,也算不得真正意义上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  次巴拉康的门前有一座挺大煨香炉,总是烟雾弥漫着。进入次巴拉康的巷道也很窄,但是香火却是非常的鼎盛。每次去,都有很多的信徒朝拜。朝拜完长寿佛,就要绕着佛堂的巷道转,据说是多大年龄就转几圈,称之为转“廊热”。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3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来到小昭寺门口了,干脆就进去朝拜一下。门票20块,小昭寺正在修缮中,只开放一个殿堂。我进去后一个一个佛像叩头,但边上一中年妇女一个劲地要求为我导游,还要我去看什么演出,煞是扫兴!注意到小昭寺内有一尊双修佛。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47 | 只看该作者
布达拉宫的后面,以前从没走过,这次得闲慢慢走了一次。怎么养鸡养鸭?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2:09 | 只看该作者
布达拉宫永远是汉藏两族人民心中的圣殿。
这次又去参观了一次,门票200每人。得提前一天预约,那些在门口揽客的,说当天能去的都是一日游,要搭卖其它商业购物景点。
开拓者

127

主题

4768

帖子

4384

积分

e族权天使

Rank: 4

注册2005-11-10
QQ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2:2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参观布宫须经过严格的安检,跟机场一样。必须在预约时间内参观,提早或迟到均无效。
经过安检,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个无字碑,以前均没留意,这次听导游说是纪念五世达赖的,说是他功德太大,文字不能形容,所以无字。但回来百度了一下,发现有多种解释。
1、布达拉宫无字碑拉萨市布达拉宫的一座无字碑。该碑是为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1690年藏历铁马年)红宫动工。1693年藏历水鸡年),红宫完工;同年藏历四月二十日红宫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在宫前立无字石碑一座以示纪念。该碑称为“内碑”,藏语为“多仁囊玛,宫外的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则被称为“外碑”。
2、1654年五世达赖喇嘛听取原摄政的建议,决定重修布达拉宫。1682年其圆寂,现时的摄政【第司、或第悉】桑杰嘉措又在原有的白宫基础上加修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也就是现在的红宫。他隐瞒了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的消息,事实上他是那个时代掌握西藏政权的人,他修建的红宫坐落在白宫的凹处,两者结合的天衣无缝,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土木石建筑工程。1693年布达拉宫外部工程竣工时,他没有赤裸裸的标榜自己的伟大功绩,而是仿效武则天为自己树立了这块无字碑。但是他的寓意很明,就是希望自己的威信要比这高高矗立的布达拉宫还要高出几百倍。毕竟,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政治家。桑杰嘉措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藏医学者,他主持修订了西藏著名的《四部医典》,现在医院等单位悬挂的藏医唐卡,就是他的杰作。
另外,中央10套也证实,这块无字碑也是修建布达拉宫最后一块石料修建的。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2-13 06:09 , Processed in 0.065045 second(s), Total 9, Slave 8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