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2个月总算把纳瓦拉开出厂子了
趁着年前工作不忙赶紧去试试车
先说个结果总体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坏与出门之前的想的结果区别不大
氮减的支撑性还是不错的车辆小跳轮子离地后在落地也是一下就拉得住!
同样因为行程过于短小开起来有一点点蹦蹦跳跳的感觉
先说车辆状况!素车小前杠、后拖杠、侧杠、全车护板、加强元宝梁、悬挂升高2cm,过秤重量1.9吨
轮毂没有换搭配固铂出的245/75R16的轮胎型号STT PRO
来个个人评价请不要对号入座哈
1说动力动力不足!真的不足在冬天上了内蒙省际大通道,6档油门到底锁不住120公里/小时的时速
这种感觉最近3到4年都没有体验过了当然这也和我没事老开FJ有关系……
但相对于QR25的发动机以及目前不到2吨的车重,其实如果你是个急性子那就还是可以接受的
个人感觉驾驶的动力感觉类似于V93,和帕杰罗速跑差不多!相对劲畅来说也没有明显差距略好于2700的霸道
2说舒适性整车感觉还算安静,做工我觉得也算OK但是座椅太单薄了
跑长途坐的感觉像是在坐板凳背靠单薄坐垫很硬总的来说很不舒服……
看来3月底的长途之行肯定会很艰辛了……
3说噪音,纳瓦拉本身噪音控制还可以,不过MT上身之后的噪音可真不一般
所有的用电器使用都是最大音量……将将能用……
4说说郑日……出厂玻璃水壶里面加自来水出北京的时候就冻了……我还傻乎乎的加了2瓶玻璃水……结果全浪费了……
从09年之后我经历了那么多车,去过不下 10个4S店这出厂车里面加自来水的我真是头一次见……
活久见了活久见了……






在零下20度拆轮旋拆玻璃水壶
煮了7到8锅开水去化冻……
估计我们也算是头一遭了吧
车才跑了1000多公里……
呵呵呵
郑重提醒一下各位车友兄弟……
买完车一定要检查所有的油水包括玻璃水壶这种貌似无关紧要的东东……别到用的时候抓瞎……
OK热闹说完了我们进入正题
车辆的悬挂升级!
之前E族发过长文
那时候是说FJ的但纳瓦拉和FJ完全没有任何横向可比性……
FJ的改装经验对于纳瓦拉来说几乎也没有借鉴的意义
所以我们从头开聊
我们先说为啥要升高
不管你换了什么,只要升高了,那都属于悬挂升级,至于真的“升级”了没有咱们后面慢慢说
升高一般目的就3个:
1.为了离地间隙!首先一定要明白大部分升高并不能提高离地间隙,离地间隙是通过更大的轮胎来实现的;
2.为了支撑性和车辆行进姿态,我觉得这是改装悬挂的终极目标!但难度真的很大;
3.为了装B这个太好理解了你愿意升高2寸3寸5寸还是10寸请随意对于双叉臂独立悬挂的车来说升高大于等于5寸几乎就失去了该车日常所有用途只剩下装B了。
那有人说了:“我是牧马人”“我是G”
OKOK您是大神您不在我这次说的范畴内
首先G有一个东西叫做门桥……这东西确实逆天……
看看AT用来安利门桥的一部分图片大家感受一下
但我一定要说清楚啊这个结构……双叉臂的独立悬挂是不可能装的!!!!!
所以这种牛逼的东西大家在买前后硬桥车之前……就不要想了……
要是有人跟你说纳瓦拉可以改门桥……我觉得……你还是赶紧把他拉黑吧……
我从来不是装B的追随者但既然聊起来我们也可以解释说明一下
纳瓦拉能不能做5寸升高?
能!100%能
技术手段在泰国很“成熟”,井子架下沉技术下沉下支臂重做羊角上支臂更换1416寸前簧的减震器同时把后桥改成钢板上置之后更换加强半轴,更换刹车油管加长ARB线束发动机下沉,变速箱下沉,前桥下沉……别忘了全部需要加固……
理论来说你的车可以升高5寸了……至于说驾驶感受和后续会出现的问题……我真的不想说了想改的自便吧
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2寸升高 更大号的轮胎既提高车辆通过性还能起到装B作用……
所以纳瓦拉的2寸升高产品多如雨后春笋一样的跑了出来……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其实更换减震器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行程悬挂的行程直接决定小飞小跳落地时候的车辆姿态同时悬挂行程越长对于冲击卸力效果也越好我们看2个视频感受一下
这车名头不小知道的人也不少我就不去介绍了
看看慢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一下人家下支臂的固定点在哪行程有多大!
正因为人家行程足够大才能够各种飞各种飘炮坑路上车辆的行驶姿态依然如此平稳!
看看猛禽……量产车的行程相对于赛车来说那就是很短!这样的落地冲击力还没有被减震器的行程卸掉就直接砸在限位上了全车的重量加加速度全部传递到了车内,直接把车拍烂了……这车还有没有修的意义都要两说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量产车改的像巴吉赛车那样,但我们也可以在有效的改装内提高悬挂行程以便于减震器更好的卸力!
看看这两个小视频!
可以感受到吧!这两个小马改的都不是很多但通过2寸升高以及对减震器阀片的调试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落地的姿态有效的缓冲,减少车辆落地时冲击对车辆造成的损坏……
所以纳瓦拉就应该做2寸升高咯??
并不是……纳瓦拉的悬挂特别不适合升高!!!!
特别!!一定!!切记!!!
对于纳瓦拉来说升高2寸是不可能的!
绝对不要尝试
国内的减震品牌还有那些打着进口品牌口号的假洋***产品还是不要乱用为妙!
这是纳瓦拉的前悬挂!2寸升高减震器是黑曼巴……
因为减震器行程加长了向下拉伸的时候上支臂直接与塔顶撞到了一起多玩2天塔顶就磕变形了!
当然我并不是要黑“黑曼巴”,对于大部分国产厂家来说……出这个问题太正常了!
你们买车造减震器么?那你们怎么做减震器?
很简单取个原厂数据升高2寸,减震器就加长3到5cm,弹簧磅数提升50到100就好了……
对于大部分车来说这个都可行……对于纳瓦拉来说……就行不通了……
咱们好好对比一下纳瓦拉的前悬挂结构……
 FJ
 劲畅
 DMAX
看到纳瓦拉的上支臂和塔顶磕碰的位置了么?
这么多双叉臂的结构里面可以看出来就塔顶和上支臂的关系来说最不科学的就是纳瓦拉了上支臂在塔顶上面而且相对关系还不是环抱式造成在我们释放减震器向下行程的同时塔顶就一定会和上支臂干涉!
换什么上支臂也躲不开
号称泰国进口上支臂的图其实也不是纳瓦拉的……
目前美国***有的方案是改UN1000的大鱼眼替换掉目前球头位置做2CM的垫块将上支臂的运动角度抬高躲开塔顶……
但这有几个问题!首先鱼眼的异响处理不了,NU1000用3个月必响其次加长螺栓的强度不能保证很容易墩弯最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在不更换下支臂和加长半轴的情况下四轮定位是做不出来的!
对于做不出来四轮定位这个事其实大家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反正你换减震器也不能升高我给你留那么大的可调冗余有啥意义……
呵呵呵……日产啊日产……
说了半天还请各位做了2寸升高的兄弟一定要去看一下你的轮胎偏磨和你的塔顶状态
如果也有这些问题……我建议……拆掉吧!有害无利……
正因为这样!
我给这个车做的减震器从50mm升高方案到20mm升高方案尝试了一个遍减震器也是拆装多次,改方案都改了N次,最后活塞筒和活塞杆都截短了。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车前悬挂再不改变原车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加长减震器5mm……注意是5毫米!
车辆的最高升高高度不能超过30mm!
因为升高50mm,车辆落地的情况下塔顶就几乎和上支臂直接碰上了……
看上图,这是纳瓦拉最大拉伸状态减震器的活塞杆外露长度……
超过这个长度塔顶就会和上支臂干涉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专门***去看了一下ARB的官网
看了一下***给纳瓦拉设计的OE减震器是什么情况……
纳瓦拉匹配的OME减震器是20mm升高套装!这么看还是澳洲**要严谨的多啊……
死马当活马医
既然减震器已经确定没有干涉问题……
那就赶紧装车测试使用效果吧!
在不切塔顶不改上支臂的情况下我们来看看纳瓦拉表现如何!
最后选用的进口KING的500磅短簧
装的2.5桶身压缩和拉伸独立可调的氮减……
减震油用的KING的原厂油,阀片阻尼暂时按照FJ的来设定了
简单科普下为啥要做压缩限位
看过上面的视频我们可以理解下面2条论证
1.减震器加长2寸,减震器的最小压缩行程就会增大1寸这是必须的
2.氮减的活塞结构要比普通减震器复杂的多同样高度的减震器氮减的压缩行程都会增大2到2.5cm
所以必须要做压缩限位垫块
20mm的垫块必须是法兰的!
直接画图切割……
最后是换轮胎
265/75R16和245/75R16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245
其实从协调度来说265更好看……
无奈动力弱还是别光为了装逼了……
 这是245/75R16
 这是265/75R16
前悬挂做的这么费劲那后悬挂呢???
后悬挂很简单……
钢人的进口钢板夹片配合我们自己做的加强吊耳
原谅我这么的崇洋媚外……
因为国内做的真的不靠谱……
钢板夹片,澳洲产,价格不贵作用有3:
1.升高20到30mm;
2.调平左右的高度差(左边有油箱一般会比右边低几毫米);
3.增加负重能力。
我认为常跑公路有时候需要拉拉货对于原车钢板的硬度不满意的这个是最好的选择了……
再说自己做的吊耳10mm钢板,配10.9的加强螺丝!
为啥10mm钢板?因为我对国内钢标号信不过……
为啥10.9的加强螺丝因为8.8容易弯,12.9的太脆容易折
很多朋友问为啥不用泰国的折叠吊耳……
我也简单说一下
首先是强度,我们天朝的钢不行所以泰国的钢就行么?我比较怀疑……当然我说了我比较崇洋媚外……
其次是作用折叠吊耳是不会增加升高之后的静置高度的它增加的是下放行程的最大值,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增加2寸拉伸行程就要损失1寸压缩行程,对于纳瓦拉来说前悬挂只能做2到3厘米升高
为了保证协调度你后面不可能升高2寸吧?那后面你要升多少?不管你升多少如果是匹配折叠吊耳的减震器压缩的最小行程一定是变大了……那你向上的压缩行程就更小了……什么?你说你不用更长的减震器?那这个吊耳就白装了……呵呵呵
正常来说除非你爬石头或者天天玩泥巴,否则后悬挂的最大行程释放的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我个人并不看好这个结构
另外科普下吊耳
吊耳不能做太长比原车的长个9到10公分就足以了……
太长受力不好容易变形……
不是说又粗又硬就不会断……吊耳断了的也不少,所以差不多就好不要加太长了!
最后送出目前我的纳瓦拉升高的数据
测量方式是从轮毂下沿到轮眉的距离:
原车
右前 775MM
左前 778MM
右后 787MM
左后 782MM
改后
右前 808MM
左前 800MM
右后 825MM
左后 825MM
最后是做四轮定位和装车图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