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酷威发动机适合什么规格的机油

[复制链接]

771

主题

779

帖子

2302

积分

e族大天使

Rank: 3Rank: 3

注册2016-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0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自爱卡汽车】最近不少车友咨询校长,我该换什么规格的机油。确实,机油的选择,是每一个酷威车主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能选择正确规格的机油,延长发动机寿命,达到动力充沛、节油的目的,对有的车主来说就是一个盲区,价格贵的不一定适合酷威,我们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下面就大体的介绍一下酷威车型的机油选择。                           目前在各4S店里可供酷威选择的机油,大体分为5W20、5W30、5W40这几种规格。其中克莱斯勒指定的机油是魔派(MOPAR)5W20、5W30、这两种,还有个别4S店推荐的嘉实多5W-40机油。                           关于机油,最基本的分类概念,当然是API品质等级(例如SL、SM、SN等)和SAE粘度等级(例如0W30、5W40、10W50等)。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分类,是基础油分类,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某个机油是矿物质油、半合成油,还是全合成机油。基础油决定了机油的总体性能和价位。                           以5W20为例,5W代表该机油所能适用的最低启动温度。SAE规则中约定了0W,5W,10W,15W,20W机油分别在-35℃、-30℃、-15℃、-10℃、-5℃下的表观粘度值范围,数值越小表达低温启动性能更佳。                           也就是说,冬季的时候在我国东北地区,建议选择0W的机油。其他地区只需要选择5W,南方炎热地区甚至可以选择10W的机油。                           上面所说5W20中的20,则代表了机油粘度。          机油粘度是衡量机油在各种状态下的流动性的最主要性能指标。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够不够滑”。机油粘度越低(手感更“稀”),表示机油的油膜更薄,流动性更好;但是在高温高压下对抗剪切的能力更弱。反之,机油粘度越高(手感更“稠”),则表示机油的油膜更厚,流动性随之减弱,但是在高温高压下的抗剪切性能更好,在较大压力下能帮助摩擦件抵抗磨损。                           现代的车辆已经大多淘汰风冷散热方式,使用水冷散热装置,所以发动机工作温度比较稳定,始终保持在100℃左右。而酷威这种主打旅行舒适的车型,也不会去激烈的驾驶。在这种工况下。日、美系发动机设计的理想润滑工况是100℃时机油运动粘度为10附近的SAE 5W30机油。而5W40机油在100℃的运动粘度只能下降到12-16附近区间,也就是对发动机阻力较大。但德国大众坚持其全系发动机的装车油使用5W/40。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大众系发动机的理想润滑工况应该是110℃-130℃附近机油运动粘度为10附近的SAE 5W40机油。也就是说,大众系发动机的曲轴箱内设计油温是高于日、美系的。                           综上所述,酷威的发动机是适合SM/SN级的5W20或5W30规格的机油的,而5W40规格的机油显然不适合。买机油不光要看品牌,更重要的是看规格。还有一点需要提醒,选购机油时,最好能选择通过克莱斯勒公司标准认可的MS-6395机油。                                  相关知识介绍:                   API分类          关于API级别,几十年来从SA、SB开始发展到今天以SM、SN等级为主的市场。SM、SN是最高级别品质的机油等级,一般这个级别的机油基本上都是全合成机油(但少数反例也有,比如美孚的速霸1000、嘉实多的金嘉护就是SN级矿物质机油)。而目前在售的矿物质机油则多是SG-SJ区间的品质等级,而半合成机油较常见的等级为SL/SM。SM和SN之间的区别非常小,仅仅是针对进一步降低有害物质排放以保护环境方面增加了少许添加剂而已,机油性能上并无本质区别。                            SAE粘度分类          机油粘度是机油的主要分类指标。                           一般意义上的理解,粘度越高则润滑能力越强,高温保护更好,油耗更高;粘度越低则流动性越强,低温启动更好,油耗更低。低温流动性与高温润滑能力是一对矛盾体。而所谓高档产品都可以理解为矛盾体的统一,比如舒适与操控,动力与噪音等。所以在这里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 润滑能力强且低温流动性高的机油是高档机油。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发动机零部件的精密度也不断提升,各大润滑油厂商都在开发更低粘度的高润滑性能的发动机油(例如0W20、5W20、5W30全合成机油)。在非竞技类润滑产品中,机油低粘度化发展趋势已很明显。          在世界润滑油35个品牌一共500多款在售型号中,5W30已经取代前几年的5W40成为在售款型最多的SAE粘度,大部分品牌厂商在推出更低粘度机油的同时,并未非常激进的将40粘度彻底停产,这说明装载有更早期设计的发动机的老款车型仍然大量在使用;德国大众公司坚持全系发动机的装车油均规定使用5W/40。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5-5-15 16:48 , Processed in 2.665692 second(s), Total 11, Slave 9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