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住房考:祖先要结婚 也得先有房子

[复制链接]
好心情

3628

主题

6万

帖子

6万

积分

e族智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2009-11-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到八月,北京开始有了凉意。八月让人想起福克纳的一个小说名篇:August Light,有人译作《八月之光》,还有人说这个词组有双重含意,又指马匹怀胎八个月后下崽——下崽后母马会变得很轻松(Light在英语中也指“轻松”)。不管怎么说,我想借八月的版面讲一个与福克纳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中国古代住房。这是我读了八个月的中国建筑、家居史料,看了一些历史遗迹和馆藏文物史料后,在这个八月想写的文章。不是严格的学术文字,只希望能有趣。  上帝造人 但忘了给人造一所房子
  关于人如何来到世界上这件事,已知的说法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神学说法,二是生物学说法。从神学角度讲,不管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造人,在造出人之后他们都没有顺带给人造一所房子,房子的事留给了人类自己解决。可见房子的事连上帝也感到棘手。他老人家创世纪第6天才创造了人,之前的5天他着手创造了阳光空气水和其他动物植物,好让人有存活下来的基本条件,但最后他把最棘手的难题交给了人自己。
  从生物学角度讲,进化论说生命从单细胞开始经过无数年进化后水里出现了鱼,鱼继续进化后从水里出来走向了陆地,陆地上的动物又进化了无数个年头后出现了猿猴,最后,从类人猿当中进化出了人。按照进化论,人需要的一切都得自己造,包括住房。因此说,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是在人出现之后才开始有的。那些没有机会进化成人的猿猴,现在要么仍没有房子住,只能在山里找山洞树洞,要么躲在动物园里,在人类给它们造的房子里栖身。
  我估计,聪明的祖先一开始就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生存真理:人得有所房子。
  衣食住行当中,吃和住一天都离不开:没吃的会饿肚子,饿久则死;没住的你只能呆在露天,说不定呆一天就有死的可能。我们说的是原始社会,那时狼熊虎豹多,加上水里的鳄鱼天上的老雕,没地方住只能在野地里晃,或者累了困了只能躺在野地睡,一不留神,你就会被猛兽叼去,成了原始食物链中的牺牲品。
  另外,原始社会的阳光应该也很厉害。我们有足够理由想象,那会儿没有任何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光照强,紫外线杀伤力大。你在野外呆得太久,身体会晒脱一层皮,严重点还会得皮肤癌。加上风雨雷电冰雹龙卷风这些凶险的天相,人是很难存活的。现在,考古发现原始人的骨龄都很短,最长的也只有三四十年,跟当时环境恶劣很有关系。幸亏我们的祖先及时发现了住房的重要性,他们才得以活上三四十岁的“高龄”。
  支持我这一说法的有云南元谋人、北京山顶洞人、陕西半坡和浙江河姆渡人一百万年前、几十万年前、几千年前经历过的生活。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他们要么住在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山洞里,要么自己在山坡上挖了窑洞,要么不怕麻烦用木头和茅草之类给自己建起了中国最早也是人类最早的房子。
  有了房子,我们接下来才可以谈论房事。
  祖先要结婚 也得先有房子
  结婚是两人的事,婚姻生活更是两个人的事,一俟文明萌生,因其私密性,必须得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才能展开,这个空间就是住房。
  祖先们那会儿跟现在稍有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细节上也会有不同。最初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有过群婚,或者不严格的、非一对一的婚配关系,但只要是男女共同生活,肯定都离不开房子。
  最早的山洞生活阶段,结起婚来相对省事,一对男女想婚配了,不用跟单位写住房申请,也不用存钱买商品房,满山遍野找去吧——哪天找着一山洞,爱干净的清扫一下,不爱干净的扫都不用扫,住进去就行了。如果他们的父母原本就有不错的山洞住,空间比较大,甚至连山洞都不用自己找,挤一挤也就解决了。
  到了窑洞生活阶段,事情可能变得稍为复杂,肯定是那会儿人口多了,不用费力就能住的自然山洞少了或者根本没有了,要住房就得自己解决。祖先的智力在劳动中已经发达,他们模仿自然山洞的样子,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在容易挖掘的土质山体上挖一个洞,自食其力,给自己造了一所住房,这婚也能结了!
  那时候的啃老族,或许也会赖在父母早就挖好的窑洞里成家。那多半是父母辈孔武有力,挖的窑洞大,一大家人住着热闹,也就让儿子、孙子们住了。
  到了窑洞生活阶段,有房子住是需要条件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把好力气。挖窑洞无疑是重体力劳动,体弱多病的肯定挖不好。另外,智商高的可能还会挖好窑洞后在里面做些巧妙的装饰,这对吸引配偶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现在,人们婚配时也要装扮洞房,粉刷一新,添置新家具新寝具,张灯结彩等等。过日子可以老实巴交,婚配时,女人都喜欢男人有些花花肠子。
  洞房这个词最初就源于我们祖先山洞生活时期的婚事。据传,尧一日寻访山民,走到晋南姑射一个叫仙洞沟处,闻到一股幽香。仙洞里住着梅花鹿变成的俏丽仙女,二人一见钟情,就在姑射仙洞完婚。婚后住在山洞里,自然叫洞房。此后,我们的祖先才开始把新人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
  想象一下那时人们娶亲,肯定也是件喜庆之事。有了住处——不管是山洞还是茅屋,成家的事也就有了物质依托。衣食和行恐怕都不让人这么费心,比如穿衣,如果天不冷,找些树叶缝一缝遮住私处也就可以了。天稍冷些,可以找些树皮、棕叶多缝几层。条件好的,可能会用捕来的野兽的皮做成皮衣,那成家的资本就更足了,相当于现在有钱人给媳妇买得起价格不菲的皮草。
  据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显示,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人类住山洞茅屋,穿树叶兽皮,也已经造出了简单的独轮车。有传说讲,黄帝9岁时,看见木头从山坡滚下,感而有思,将车轮装于纵木之下,制造出了最初的“独木车”。奥地利作家茨维格说,轮子的发明,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是啊,在大大节省力量的同时,大大加快了前进的速度。想一想,先人们两臂鼓突着结实的肌肉,推着一架独轮车,车上坐着穿着树叶或者兽皮的漂亮媳妇,洞房旁边燃起一堆火,火堆里噼里啪啦响声不绝——这样的娶亲场景,算是最早的浪漫吧。
  当然,更伟大的发明还在后头。
  榫卯是人类住房史上
  最伟大、最有诗意的发明
  “一堵墙对另一堵墙说了什么?”答案是:“墙角见!”这是源于西方人口头的一个童话,但是最先讲述这个童话的西方人没有说出墙与墙的见面方式,这就使一个本来很机智的话题几乎变成了一句废话。如果这两堵墙是中国传统的砖墙,那就有意思多了。接下来便可以想象:两堵墙相遇了,通过砖与砖咬合牢牢地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不仅说了“墙角见”,而且约好了“见面方式”,那就是榫卯咬合。这既蕴含了智慧和技艺,也充满了天地间最动人的诗意。
  西方人最早归结出了仿生科学的说法,但在建筑结构的仿生学上,他们逊了色。中国人的祖先最早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住房大事上引入了仿生理论。
  谁都可以看出来,榫和卯的道理极简,其对接方式就是人类男女两个性别的对接方式。这种最简单的结构延续了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榫和卯最初不是出现在墙上,而是出现在房屋的框架上。房子的立体结构一定是立方体,先是至少四根垂直于地面的立柱,继而是联结这些立柱并使之稳固的横梁,这就是传统建筑中的大木梁架结构,围绕它们的木工活计,被叫做大木作。
  有人或会举出不同的结构例子,比如用四根柱子,两两搭肩形成两个人字,人字上端用一根横梁联结,照样可以搭成一所房屋。这在眼下的乡村野外仍然随处可见,但那是临时性的野屋,它们都无榫卯,绳子捆绑即可,再绑上秸秆,抹上稀泥,凑合用上一季。
  靠得住的木结构房屋还得是四方四正的那种,立柱和横梁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必是榫卯。榫卯结构撑起了中国房屋中的梁柱檩椽,这些大木作的架构结实后,才开始铺席抹泥上瓦,有更多的装饰。
  榫卯的伟大还在于这样建成的房屋可以拆解,所用材料能重复利用。中国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就出现了榫卯,之所以创造出榫和卯,除了这种结构因材制宜,搭建房屋方便、合理、科学外,是不是古人也为了在搬家时拆卸起来方便易行、省时省力呢?试想:如果遇到洪水来袭,或遇其他原因需要背井离乡,几个壮汉各抱一根柱子,顺势一扭,整个房架也就变成了一捆木料,搭在牲口背上就可以驮走。
  榫卯的发明似乎与中国人的柔润性格也有些关系,榫卯首先起于木头,尔后是大木梁架和砖木结构,我们的祖先最早想到的不是大理石,更不是钢筋混凝土,而是柔和得多的木头和泥土。而且,在有了建筑之后,建筑之内的家居用品也多用木头来做,其工艺和形制也离不开榫卯。
  似乎还可以由建筑特性归结出中国人在起居生活中的木头情结。比如,你看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亭,以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方桌,若在它们之间作一下对比,结构样子很像,尤其是在它们的架构方式上,前者去掉砖石瓦片或茅草,就是个大的家具身架,后者起个脊加些砖瓦,也就是座微缩的建筑了。以木来结构建筑体和家具,其中体现的正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用木来体现中国的建筑精神,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唯一的。
趴趴丶雨

7

主题

86

帖子

181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0-11-26
QQ
沙发
发表于 2011-8-7 01:36 | 只看该作者
结婚要房子,生活也得要房子。
趴趴丶雨

7

主题

86

帖子

181

积分

准天使

Rank: 1

注册2010-11-26
QQ
板凳
发表于 2011-8-7 01:37 | 只看该作者
偶有房,偶不操心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温馨提示

手机版|FBLIFE.COM

GMT+8, 2024-11-16 22:32 , Processed in 0.047340 second(s), Total 10, Slave 8 queries ,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