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e族论坛
标题: 艺术道路 勇于攀登 ——浅谈陈志丹和他的雕刻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爱车老顽童 时间: 2018-3-8 19:21
标题: 艺术道路 勇于攀登 ——浅谈陈志丹和他的雕刻艺术
[block][style=body]艺术道路 勇于攀登
——浅谈陈志丹和他的雕刻艺术
古老的名城济宁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名邦古郡、运河之都”立于世,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累。古往今来,勤劳智慧的济宁人民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历史。在这人杰地灵、名家辈出的地方,一代代先贤们,为了传承发扬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历经沧桑的文化古城焕发了青春。老一辈和青年一代文化人接过了文化传承的火炬,把济宁大地燃的通红。他们像夜空里闪烁的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振兴发展济宁的传统文化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
济宁市中区文化市场这块土地上,时刻吸引着济宁文化界的精英。不论哪个文化领域的才子们,无不和文化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大都在这块沉蕴着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展现各自的才华,释放者浓浓的芳香。《木石斋》的主人,陈志丹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陈志丹,字石苦,济宁任城区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热爱金石书画,启蒙教育时期便沉浸在文化艺术的氛围里。他的父亲已故著名书法家陈朝桐老先生更是对他辛勤浇灌、细心培育。在其父言传身教、手把手的严格教导下,养成了对文学艺术刻苦学习、用心钻研的良好习惯。他对书法艺术、尤其艺术雕刻产生了浓厚的情趣。由于他勤奋好学练就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攀登、努力跋涉、不断追求、积极探索。他博取众家之长,研习古今名篇佳作、历代名家碑帖,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知道,艺术雕刻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瑰宝。陈志丹先生为了提高木雕和石雕艺术,先后临摹了汉碑群馆、摩崖石刻、武梁祠汉碑、曲阜三孔名碑,吸取精华、反复揣摩、融会贯通。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他怀着对雕刻艺术的追求和执着,先后游历了名山大川,江南古镇,宝刹寺院,文化历史名城。把点点滴滴的文化信息、像吮吸甘甜的乳汁一样滋养着自己,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学养。使其雕刻艺术炉火纯青、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十年来,陈志丹先生先后完成了《济宁矿山碑廊工程》、《安徽劝学碑苑工程》、《安徽老子纪念馆大型木雕》等国家级石刻、木雕工程。完成了毛泽东、郭沫若、启功、沈鹏、朱复戡、赵朴初、沙孟海、欧阳中石等众多名家的创作作品。林林总总的商家门头、楹联、寺院匾额、抱对更是不计其数。
陈志丹先生在文化圈里是很有名的雕刻艺人,他刻苦用功平易近人,从不张扬自己。所刻真草隶,风格各异。正文大字、落款小字、闲章正印均一把刀完成,许多难度较大的传统工艺全为手工刻制,可说是每件都是高雅的艺术精品。“蚕头燕尾,朴厚苍熊汉风范;铁画银钩、轩昂慷慨鲁精神。”欣赏陈志丹先生的作品,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凡是见到过他的作品的人,无不感知其艺术魅力。每件作品都持续贯穿着极其朴素明朗的格调,使你形象地看刀法格调悠然自得、舒展流畅。而又严谨不苟,风格淳朴、平易自然。
陈志丹先生总是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人生。他每创作一幅作品,总要着重把握、细密分析,总体品鉴,四面得体,方肯下刀。他总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审美的感受为基础,必使其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各臻奇妙。上下搭配得当,以致佳构。他是用心灵、情感而创作,是为艺术而创作的。“雕龙刻凤,横锦振玉,珍粹琳琅”。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到,谋局布篇是讲求和谐与一致性的,而和谐与一致产生的美感是不言而喻的,他所创作的作品在重复中始终闪烁着无穷的变化,步步引人入胜。尤其在人们感觉到一刀刀透着力量,一道道透着雄风,真可谓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体现了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完整性。
陈志丹先生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样纯正而质朴,我以为他的作品有着形而上的、淳朴的自然之美,真正带给人们愉悦感受的、就是这种淳朴的自然之美,二淳朴自然的美是要用心去发现、去感知的,艺术作品尤其如此。
陈志丹先生的组品是有其艺术生命力的,应是离开了陈志丹而存在的。当人们迈步在家乡的大街小巷、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无不驻足品味,无不感受到志丹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些用意志和心血炼化出的清逸空灵的晶石,将有目共睹地展现在桑梓的星空,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他虽然是陈志丹先生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我感觉却属于每一个人,是属于家乡的,是属于全民族的。
“枯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人与艺术之间的相知相得、却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在这些作品中却有着水生的意味。近年来,陈志丹先生的艺术成就,电视台和报刊多次报道其艺术生涯,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展出,并流传国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陈志丹先生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开垦艺术家过去没有勘探过的新天地,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一代代传下来,也必将一代代传下去。[/style]
[/block]
作者: 刘方 时间: 2018-3-8 22:22
作者: tu_zi9669 时间: 2018-3-9 12:49
雕刻技术是瑰宝啊。大师希望能有更好的作品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bbs-old.fblife.com/) |
X3.2 |